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非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方面,音乐文化交流也取得长足进步。可以说,中非音乐文化交流不仅记录着中非文化关系的转换,而且反映着中非合作交流的变迁。在新时代,我们回顾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历程、盘点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成就、思考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趋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非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方面,音乐文化交流也取得长足进步。可以说,中非音乐文化交流不仅记录着中非文化关系的转换,而且反映着中非合作交流的变迁。在新时代,我们回顾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历程、盘点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成就、思考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趋向,有助于增进中非双方的文化理解,并推动中非合作全面发展,也必将在中非共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重要功用。
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非交流合作不断升温。作为中非交流的重要途径,音乐文化交流由零星状态进入有组织、系统化的阶段,主要呈现为如下阶段性特征。
第一,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形成阶段(1956—1977)。这一阶段的中非音乐文化交流是在我国奉行“文化先行”外交理念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开创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指导下,中国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得以初步开展。当时的文化外交主要通过新闻采访、杂技表演、艺术团交流互访、互办展览、教育培训等手段实现。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形式单一、数量有限,但在与非洲国家外交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二,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1978—1999)。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这一阶段的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由第一阶段的外交需求转向群众多元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政策的重点转移到经贸合作上,文化外交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外交手段巩固和促进了中非友谊。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在这样的语境中不断推进与深化。通过艺术代表团体的互访交流、音乐教育培训合作项目交流、民间组织各类音乐活动交流等,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繁荣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成立,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在新型外交政策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基础上,中非双方继续推出“非洲孔子学院”“中非青年联欢节”“非洲文化人士访华计划”“中非联合研究计划”等项目。中非音乐文化交流逐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规范化、系统化新格局。非洲孔子学院作为固定和长期传播中国文化的非洲基地,其音乐文化交流是21世纪中非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中非音乐文化交流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非音乐文化交流既经受过草创时期的艰辛,又经历了迅速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绽放光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扬帆远航。盘点新中国70多年来的中非音乐文化交流,我们可将其贡献作如下方面的概论表述。
其一,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合作协定中都涉及音乐的相关内容。如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第三条规定“缔结双方互派文化代表团和艺术代表团至对方国家访问或演出”。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博茨瓦纳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提出互派艺术团访问演出,相互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出版和发行对方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交换文化艺术方面的书刊和资料等。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合作协定中的类似表述,为包括音乐在内的中非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具体途径。
其二,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为中非音乐考察、互访交流演出。如1964年10月刚果(布)迪亚布瓦歌舞团访华演出,1985年11月加蓬国家舞蹈团访华演出,1978年4—5月东方歌舞团小组赴扎伊尔(刚果(金))、乌干达学习音乐、歌舞等,这样的互访交流不胜枚举。不论是国家政府间的互访,还是民间的交流活动,都表明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三,中非音乐文化交流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国内学术界对非洲音乐的关注不断增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逐渐涌现。至今,学术界译介了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的《非洲音乐》和A.阿杜·博享的《非洲音乐通史》,撰著有陈朝黎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塔若卜(Taarab)音乐研究》等学术论文,以及中非音乐唱片等的出版,为增进中非国民彼此了解双方的音乐提供了便利。
其四,中非音乐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走向规范化发展。在中国方面,有的中小学、高师音乐教材中设置了非洲音乐部分或有专门的教材。如王耀华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中的“非洲音乐”,夏丽萍主编的《普通高校音乐教程》中的“非洲的音乐”,陈向丽主编的《非洲鼓音乐启蒙游戏课程》、谢胜利主编的《快乐节奏非洲鼓音乐游戏》等,都是将非洲音乐引入国内音乐课堂的代表教材。非洲各国孔子学院面向非洲学员传授中国音乐,则是中国音乐“走出去”在教育方面的实证体现。这对于增强双方对彼此音乐文化的体验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历史与成就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音乐文化交流伴随着中非关系逐步走向深入,并在互访考察、演出交流、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媒介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突出成效。当然,在肯定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非音乐文化交流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建立健全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培养中非音乐文化交流人才、提升中非音乐文化学术研究水准、提高中非音乐文化教育层次等,都是新时代深化中非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视域下非洲音乐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播研究”(17NDJC282YB)阶段性成果)
(作者:汪静一 张逸婷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