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浙江对口支援成果丰硕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10.11.2015  16:32

  “十二五”时期,浙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受援地区“稳定、发展”主线,大力开展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支援,实现援助资金超额安排、项目实施超前推进、干部人才超强配置,有力助推了受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共安排财政援助资金95亿元,实施项目1127个,选派干部人才两批1840多名。
  我省对口支援(帮扶)地区涉及到五省9个地州:新疆阿克苏地区(含兵团一师)、西藏那曲地区、青海海西州,贵州省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四川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和广元市青川县。受援9个地州面积达9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141万人。目前,全省外派干部人才共580多名。其中,新疆500多名,西藏55名,青海24名,贵州10名(杭州市、宁波市各选派5名)。
  经过新一轮五年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实践,我省已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各界参与、前后联动”的工作格局。工作理念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工作链条不断延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形成了诸多富有浙江特色的工作亮点。
  一是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累计安排援助资金60多亿元,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健康普惠、关爱温暖、城乡饮水等十大民生工程,受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阿克苏地区新建医院(卫生院)67所,新增医疗、福利床位3943张,受益人数超过百万人。14个工程项目获自治区“天山杯”奖(占19个援疆省市的近一半)。“交钥匙”项目及获奖数均位列援疆省市第一。兵团一师保障房小区成为建设兵团示范。那曲浙江小区的建成,使当地居民由原始居住方式直接进入了现代居住方式。海西光伏提水工程,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几代人没有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
  二是产业就业联动成效显著。共建产业园区,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阿克苏、海西州已初步构建起地域性产业框架体系,那曲产业合作实现零的突破。纺织服装产业援疆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年产能毛巾2万吨、袜子2亿双、服装600万套,占阿克苏2∕3强。2014年阿克苏纺织业产值增长达36%,就业增长68%。海西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建设全面提速,签约项目109个,签约金额达900多亿元。6个产业项目签约那曲,总投资2.8亿元。三地5年实现就业近3万人。
  三是智力人才援助成果丰硕。注重本土人才培养,通过“派进去、请出来、结对子”等方式,突出抓好“双语”师资培训、职教师资培养、赴浙培训挂职等项目,培训各类干部、专技人员7万多人次。以“柔性支持、专家面授、远程互动”方式,建立远程教学、教研、医疗网络平台,实现各类优质资源实时共享。建立专家“工作室”,实现帮带“导师制”,与当地教师、医生“双结双促”,60%帮带对象取得职业资格或职称晋升,县级医院上送转诊率下降35%。阿克苏“双语”普及率由38%提高到63%(高于全疆15个百分点)。帮助新建学科12个,填补医技空白22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74项。帮助受援地编制各类专项规划20多个。
  四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引入“互联网+”概念,促成阿里巴巴联姻各受援地区,帮助建立网络体系、培训当地人才,有力促进当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4年阿克苏电商开户数、交易量均增长70%以上,寄出包裹量增长147%。阿克苏市被列为全疆4个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市)之一。杭州市积极牵线搭桥,阿里巴巴结亲黔东南州,淘宝大学黔东南电商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培训,“特色中国-黔东南馆”上线运行,两个县列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在西江千户苗寨尝试推行可复制的“互联网+旅游”运作模式,启动凯里市“互联网+大健康”示范园,在人才培养、市场主体引进、电商模式探索、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线上线下互动等方面成效明显。
  五是经贸合作互惠互利。立足受援地特色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援受两地比较优势,利用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以省属企业为先锋、浙商民企为主力,以援建干部为桥梁纽带,以“浙洽会”为主要交流平台,辅之以定期开展经贸推介活动,有力推动了两地经贸合作发展。阿克苏的苹果、红枣、核桃,那曲的虫草、黄蘑菇,海西的枸杞、牛羊肉等有机农特产品,通过我省30多家超市以及100多家电商,走进了浙江千家万户。阿克苏每年有28%的农特产品在浙销售,浙江纺织企业每年使用阿克苏优质棉纱达50万吨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疆浙商达30万人以上,在阿克苏约3万人;在藏浙商超过1万人,在那曲约超过1000人;在青浙商近10万人,在海西约2.5万人。
  六是“文化走亲”成为知名品牌。坚持交往交流交融政策导向,依托援受两地深厚文化积淀,广泛开展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的交流交往活动,以“文化走亲”为载体,“送文化”与“种文化”、“走进去”与“请出来”相结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率先垂范,工青妇等社会各界紧随跟进,宽正面、大纵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先后举办大型“文化走亲”活动30多场次。每年举办援受两地文化周活动,与新疆、西藏、青海举办中秋电视连线晚会。定期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与阿克苏联合举办第十届“多浪·龟兹”文化旅游节,组织“手拉手、心连心”青少年联谊活动。援青指挥部“文化走亲”活动成效显著,牵头组织“钱塘携手昆仑”青海海西州蒙古族藏族原创歌舞赴浙巡演反响强烈。援疆指挥部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新华社、中组部专门编发了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