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明厨亮灶 让学校食品安全看得见
学生在食堂吃饭,后厨是怎么做菜的?厨房环境怎么样?菜品干不干净,以往学生们都是看不到的。但这两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即使没进后厨,你也能通过学校食堂里的电子显示屏,看到后厨的各个角落,知道桌上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明明白白吃得放心。
这样的变化来自于这几年温岭市场监管局在各个学校推广的“明厨亮灶”工程。
温岭共有在册学生数19万,其中在校就餐13万人,各类学校(含二级以上幼儿园)202所,其中建有食堂186所。为缓解监管任务量大面广与人员力量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确保学生“舌尖安全”,该市积极创新“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模式。从2013年开始,在学校推广“明厨亮灶”管理,通过在厨房关键位置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对关键场所和关键环节进行全景展示,将厨房操作情况直观展示出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学生和家长把每盘菜“背后的故事”了解得真真切切,把每道工序流程尽收眼底。这样既可以督促学校食堂加强自律,也能使学校食堂全面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构筑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明厨亮灶”工程监控范围为学校凉菜间、烹调间、消毒间、备餐间、加工间等关键场所,利用信息技术将厨房操作情况一方面在经营场所电子显示屏上亮相,另一方面连接到监管部门数字化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电子监控。
“2013年,我们按期开展工程建设规划、立项报批和运维服务招标,加强宣传动员,首先在30家A级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新开办中型以上企业食堂启动‘明厨亮灶’。经综合筛选,确定市实验学校为试点单位,落实移动公司在该校厨房关键位置设置摄像头7个,基本涵盖从原料进校到验收、入库到出库、加工到上桌的各个环节;并指导该校建立‘明厨亮灶’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进行监控。该校‘明厨亮灶’工程建成后,对兄弟单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2014年和2015年,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100家重点餐饮单位推进‘明厨亮灶’工程。2016年,进一步深化餐饮智慧监管工程,建成‘互联网+餐饮安全’社会共治平台287家,其中104家为学校(幼儿园)食堂,完成就餐300人以上学校食堂建设‘明厨亮灶’、就餐300人以下学校食堂建立信息监管平台的目标。”温岭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明厨亮灶”的实施,将本来难以看到的学校厨房“后台”摆到学生和家长面前,让厨房问题变成了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面子”问题和“诚信”问题,有效督促学校自觉遵守“诚信自律”的职业道德;引导学校高标准管理、大投入改造、强责任考核、明规矩遵纪。
据不完全统计,自学校实施“明厨亮灶”以来,市场监管局通过该监管平台纠正餐饮单位厨房操作不规范事件就达200余起。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执法终端上登录手机软件,只要点击某学校链接就能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管和移动执法。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在食堂餐厅观看显示屏就可掌握后厨情况,倒逼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同时,学校还适时邀请家长委员会委员参观学校食堂、校内商店,鼓励家长为学校食品安全建言献策,已有104所公办学校和18所民办幼儿园在市教育信息网“阳光食堂”栏目公开投诉电话、采购数量、供应商名称等食堂信息,按规定每天上传采购清单、每周上传学生食谱、每月上传财务收支报表,接受社会监督。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04家学校食堂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公办学校食堂覆盖面达67.1%,实现学校饮食安全监管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从政府部门单一监管向社会群体共同监管转变,从业主管理向从业人员自律转变。
除了“明厨亮灶”工程,近三年来,按照“深化巩固、提质扩面”的原则,温岭市教育局每年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学校食堂硬件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建设餐饮“明厨亮灶”工程,全市学校饮食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4家、台州市级饮食放心示范学校13家;量化等级B升A级8家、C升B级28家,A、B级占比达到84.4%;27所学校引进品牌超市,占校园食品商店总数的75%,远超台州市55%的目标;八大类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率达100%,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达100%,加热保温饮水装置安装率达100%,校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建有率达100%。“我们还创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施模式,如今已有7家食品定点采购供应商与学校组成联合体投保。”这位负责人说,此外,市场监管局每学期还会组织专项检查,并不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及时核查学校食品采购举报件并编发通报,确保学校食品原料安全。
全市还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列入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六大战役之一,列入市纪委年度重点督查项目,及时制订了学校饮食放心工程推进计划,印发品牌超市进校园工程、餐饮“双十”工程建设方案,不定期开展进度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