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专车“乱入” 出租车行业改革一步之遥
杭州市交通局GPS定位中心
肖敏
编者按: 不知什么时候起,生活与移动互联网已经变得形影不离,从衣食住,最后到行。微博、微信到滴滴、快的等智能物联技术的出现,对现有的出租车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城市中的出租搭载服务,我们回头看看在出租车行业里奔走的甲乙丙丁的故事,探究出租车市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浙江在线记者/王黎婧 张冰3月6日发自杭州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出租车行业改革,交通部传递“可能在上半年出台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的信号。坐在杭州运管局出租车管理处处长位置上,任何关于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消息,都会让肖敏为之一振。
互联网与专车“乱入”出租车市场,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秩序,也推动出租车行业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推荐阅读:《开进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之人物故事
《杭州的哥老张拿3部手机做生意借互联网从"专车"中突围》
《老的哥转行开"专车"跟着互联网新潮节奏一起摇摆》
《互联网把乘客变成亲密朋友的哥老王的人生第一次》
谁在挑逗“千军万马”
说肖敏管理着千军万马,丝毫不夸张。根据最新数据,杭州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富阳)共有出租车9900辆,出租车企业76家,在岗注册驾驶员约2.3万人。
作为出租车管理处处长,肖敏知道出租车行业的现状,也在考虑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尽管交通部部长杨传堂明确“出租车不属于公共交通”,但这个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政府依法对出租车行业实行准入管制、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服务质量管控。
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兴起前,杭州曾在2013年1月发布一款名为“交通•杭州”的公众出行手机应用系统,整合包括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有出租车预约等功能。肖敏说,政府当时考虑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正在“烧钱大战”,暂缓了这个公共资讯平台的推广。
“网络约车、打车软件的兴起,使乘车需求与车辆供给需求信息对称,方便了使用软件的乘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出租车以扫街为主的运营方式。”肖敏承认,打车软件抓住了“打车难”等契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获得司机和乘客的好评,但打车软件跑马圈地般抢占市场,让人们忽略了很多问题,也给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如老年人),在路边打车更难;出租车司机在提前预知乘客用车信息的前提下,增加了“挑好活”的可能性;打车软件加价功能,与目前出租车定价规则存在冲突;打车软件的红包和奖励,使得部分原本可以通过公共交通解决出行的乘客转为坐出租车,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市场真实需求。
“软件运营商并非出租车经营者,运管部门缺乏对其实施监管的依据和手段。但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一旦与司机发生纠纷,还是会向我们投诉。”肖敏说,去年因为使用打车软件而引起的纠纷,运管部门共接到1074件,包括拒载、拼载、付费等多个方面。
磕磕绊绊的信息对接工程
昨天,肖敏又去找快的打车,商量有关数据信息对接的事情。
“春节期间投诉出租车拒载的特别多。有些出租车拒载的理由是‘已经接了打车软件的单子’,我们想知道,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希望打车软件公司能配合工作,调出当时的数据。”肖敏说,打车软件公司以前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实际行动上却并没那么积极。随着投诉越来越多,他们的口风才松了一些。
根据交通部2014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实现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统一接入管理,逐步实现即时召车需求信息只能向空载出租汽车推送和播报,同时有效防止使用手机召车软件发布不良信息等行为。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都只是政府部门的美好愿望。“出租车是否是空车只有通过我们的GPS系统才能确认,但乘客又是用打车软件召车,两个平台是独立的,数据无法共享。我们多次与打车软件公司约谈,但效果并不好。企业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法律法规上又没有明确对打车软件平台的监管,数据对接从现在确实有点难。”对此,肖敏也很无奈。
至于无法彻查私家车冒充“专车”的现状,同样是因为数据没有对接而造成的结果。尽管自上而下都禁止私家车接入打车软件,尽管两大打车软件都宣称“专车”都是从租赁公司租的,但实际上,肖敏和他的同事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在最近的执法过程中,运管部门还曾查到以“专车”名义载客的私家车,最终按照“非法营运”进行处理。
在肖敏看来,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是潮流,其最大的特点是信息、数据以及带来的便利,应当积极主动地迎接并将其引入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但是现在,如果打车软件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信息鸿沟,无法完成数据对接,势必会造成更多新的挑战。
“打车软件公司同意,从下周一开始,在司机接单时提醒他们将车子提示灯转到‘暂停’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投诉。”肖敏也不知道,下周的结果将会怎样。
一步之遥的行业改革
“深化改革”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相关工作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开展。但是在出租车行业,互联网以及两大打车软件的出现,打乱了原来的节奏,加快了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因为出租车行业都是由省、市层面管理,关于出租车行业改革,始终缺少顶层建设。即便交通运输部近期下发了相关通知,并多次表态“支持创新”,但是由于专门的法律法规缺失,行业改革总是显得有些步履维艰。
无论是“放开市场”,还是“有偿使用费”,开展出租车行业改革,势必要协调出租车、用户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利益,寻找最大的公约数。“比如现在争议很大的‘专车’该怎样处理,肯定要给出定位与定性。”肖敏说。
出租车行业改革,除了制度保障,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在肖敏心目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推荐了一篇名为《中国出租车的厦门样本》的新闻调查。这篇稿子里提到,改革总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往往会用罢运极端方式表达不满。“每年都想推进一步,每一次都碰一鼻子灰,鼻子都碰歪了,现在都没脾气了。”稿子中那位厦门运管部门领导说。肖敏心里明白,党委和政府支持,是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关键所在。
眼下,杭州正在为出租车行业改革做着各种准备:将“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写入最新的工作报告,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有关政策正在抓紧研究;筹划在年内完成出租车车载终端的全面升级,出租车都配备智能终端主机、智能信息屏等设备,提升出租汽车终端设备数据采集能力,为实现与打车软件公司数据信息对接打好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打车软件进入出租车行业,倒逼着出租车市场加快改革,各界的讨论和关注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出租车行业改革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我对出租车行业改革还是很有信心的。”肖敏信心满满。
国家何时出台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让人充满期待。杭州的出租车行业改革,或许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