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腿跷跷也容易腰椎间盘突出

18.12.2014  12:40

    骨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五分之一

    整天坐在电脑前面、出门就用汽车代步……便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来说,却存在不少隐患。

    “在我们的所有活动中,最辛苦的部位就是支撑着我们身体的脊椎,其中出问题最多的是腰椎。我们骨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据了1/5。”昨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郑琦主任医师给出了一个惊人数字。

    跷二郎腿易使椎间盘受损

    腰椎间盘是怎么突出的?平时该如何去预防?昨天,郑医生专门拿了一个脊柱模型进行解说:“在两节相邻的脊柱间,有一个类似果冻的物质叫椎间盘。年轻时,这里的水分含量很高,一般过了25岁,就开始流失,使得脊柱的稳定性开始变差。此时,要是有久坐、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容易把椎间盘往后方挤压至突出,突出的髓核压迫到神经引起炎症,就会出现疼痛麻木的症状。

    腰痛是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几乎九成患者会有类似表现。当然,并不是腰痛就是椎间盘突出。郑医生说,腰肌痉挛、韧带拉伤、小关节半脱位、腰椎滑脱、内脏问题、腰椎结核、腰椎肿瘤等很多问题都会引起腰痛。

    “因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动姿势不科学,很多人因此损伤腰椎。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一方面是要注意日常活动中的各种姿势,另一方面要加强锻炼,多做一些挺胸的动作,提高腰背肌肉的力量,自然能更好地保护腰椎。”郑琦医生说。

    如果你长期存在腰痛症状,想要知道是不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这个不难。郑琦医生介绍了六种自查方法,就凭你自己的感受就能有个大致的判断:

    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 轻轻咳嗽,腰痛是否加重;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自己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如果有一项符合,一般存在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1厘米的椎间孔镜可取椎间盘

    对待腰椎间盘突出这个问题,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有人认为,腰腿痛不算病,发作时忍忍就过去了;也有人觉得,腰腿痛是治不好的,即使暂时缓解也会反复发作;还有人寄希望于推拿、牵引等传统理疗手段。

    “据科学的诊疗规范,如果持续保守治疗3个月都没怎么缓解,可能就需要考虑手术了。”郑琦医生说。

    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要在全麻状态下凿掉一部分骨头,且在取出椎间盘的通路中分布着很多神经,对患者会带来较大损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讲究微创。解放军第309医院的白一冰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技术。

    郑琦医生三年前专门去北京跟白教授学了这项技术。在局麻状态下,通过一个不到1厘米的小孔,一点点将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手术期间,他还时不时跟患者互动,如果碰到神经,患者可马上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神经损伤。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一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从北京学成归来后,郑琦医生是省内最先开展这项手术的专家之一。其实,目前省内熟练掌握这项技术的专家也还不多。他个人至今已完成150多例手术,没有一例发生复发。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通讯员 胡惠娟 记者 何丽娜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