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文化

06.12.2016  17:47

  在文化文明中,我们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文明为核心,文化为表征,文教为动力,人文需要“根部滴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幼时背诵过的《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萦萦心头。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距离2006年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是整整十年。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这就是我们的“光阴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智慧的中国古人就安排下了这个历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年一度二十四个时节与气候,在农耕时代用来指导农事,同时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传承至今,已然成为文化,依然璀璨闪烁。

  二十四节气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与古埃及的历法惊人相似,这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在国际气象界,中国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是理论的、文化的,它也是实践的、生活的。二十四节气有着丰富的内涵,关乎历法、天文、气象、物候与节令,延展到生活中,事关农历节日、农耕时序、民俗活动、民间宜忌、饮食养生等等。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离不开时令的安排。二十四节气是典型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这个概念中的每一个语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传统社会那样一个以农立国的时代,先民在劳作中,渐渐明白时间的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传统农民没有时间观念,尤其没有现代的时间意识,但他们不仅随着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种以上的物候迁移。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学者余世存说,“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从“节气”到“气节”,正是从文化到精神、从生活到品格的升华。

  今人在时令生活方面与二十四节气依然很贴近,不仅仅是“明前茶”“雨前茶”,网络上、微信朋友圈里常常都有节气的提醒;然而,在文化意涵方面却多少有些疏离,比如几乎年年都会遇到“夏至”“冬至”都被理解错了的事情。“夏至”是夏天的至极,不是夏天的到来;“冬至”是冬天的至极,不是冬天的到来。这个都弄错,古人若是见了,一定抿着嘴笑。

  在文化文明中,我们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文明为核心,文化为表征,文教为动力,人文需要“根部滴灌”。让我们继续把自己融入太阳引领的大自然变化节律中,融入文明引领的人文文化传承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