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居民“身后事”要花费多少?未来将重点建设骨灰堂
浙江在线杭州4月1日讯 (浙江在线首席记者/ 施宇翔 编辑/ 汪江军) 我们常赞叹新生命的诞生,却很少直面关于死亡的问题。
人死亡后,将有仪式、火化、入穴等一系列“身后事”,在这一串“身后事”中,所需要的费用又有多少?
清明节来临之际,浙江在线记者采访了省内多家殡仪馆、公墓。据了解,我省殡葬行业以政府指导和市场化手段并行,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同时对于普通市民则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可以说,浙江的殡葬改革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关阅读: 让“青山白化”成为历史 浙江殡葬改革向绿色生态发展
殡葬费最低可以“零消费”
我省每年为逝者家庭减免殡葬四项基本服务费上 亿元
在整个葬礼过程中,遗体的火化是很重要一项。
在浙江,从1996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推行遗体火化、改革土葬,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经过近30年的努力,目前全省火化率从1996年的26%提高到100%。
在若干年前,遗体的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存放四项殡仪服务,根据存放时间以及其它的一些情况一般会产生700元到1400元不等的殡葬费用,这对低保户等困难群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从2013年开始,我省开始实施惠及全民的惠民殡葬政策,全省各地从重点救助对象起步,逐步扩展到向辖区所有居民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存放等四项内容的基本殡仪服务,逐步提高基本殡葬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2013年年底,该项政策在全省全面实施。
在杭州市殡仪馆,记者看到前来办理丧葬业务的逝者亲属络绎不绝,他们中基本上都享受了殡葬四项基本服务免费的举措。
杭州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孙丽云介绍,去年杭州市殡仪馆共火化遗体12221具,其中的10052具享受了殡葬四项基本服务,共减免708.3万元。
浙江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表明,自我省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以来,平均每年火化的遗体达到30-32万具,减免费用达到了1亿多元。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逝者亲属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敬意,还是会选择较为隆重的告别仪式。在杭州市殡仪馆内,记者看到价目表上有多项“服务内容”可供选择。比如告别大厅租用、仪容整理、乐队服务、礼仪出殡、丧失策划等服务,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这些项目体现了市场化原则,不同的人群可根据自身家庭的需要和接受程度来选择。”孙丽云介绍,丧事活动的费用并没有设定上限,但殡仪馆的所有价目都经过物价部门核准。“按照省里的政策,如果要办一场最为简洁的葬礼,完全可以做到不花一分钱。”孙丽云说。
除了杭州,浙江各地在殡葬费改革也是做得各具特色。在浙江宁波,除了执行全市统一的惠民殡葬政策外,宁波市一些县(市)区、街道(乡、镇)还推出了个性化的惠民殡葬政策。镇海区庄市街道对选择在镇海区福利关怀院治丧的丧户每户补助1120元,骆驼街道对在骆驼关怀院办理丧事的本街道居民减免20%的费用。
2014年,宁波宁海正在施工的某豪华公墓几百元至十万元 公墓价格差距较大
全省多地对困难群众实行免费墓葬
“身后事”的费用,除了殡仪服务费外,还会涉及公墓费用。
在浙江,下葬到一处公墓中,又需要花费多少钱?记者了解到,根据《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公墓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
“经营性公墓面向全体居民开放,是一种市场的行为;而公益性公墓则向本区域内的居民开放,属于满足群众需求及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胡玉民介绍。
“经营性公墓需要到物价部门备案,随着市场的调节来自主确定;而公益性公墓则由于土地性质等问题需要由物价部门核定价格,根据投入的成本和当地群众接受程度来定价。”胡玉民告诉记者。
目前,我省大约有经营性公墓200余个,而公益性公墓的数量则超过了2万个。
两种公墓的价格如何?一般来说,公益性公墓要比经营性公墓价格更为低廉,而经营性公墓则以市场为需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服务品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墓的价格受到环境、地理位置、墓穴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差距比较大。比如价格较为低廉的壁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新型墓区,浙江的平均价格一般不到千元。而一些标准化墓地甚至是个性化墓地,价格则在上万元。
比如宁波的一个知名经营性公墓,提供了成品墓、定制墓、艺术型墓、特色墓等品种,在墓碑上放上逝者雕像、生平简介等内容;在公墓内还设有电子讲解,扫墓专车预约等项目,使得价格不菲,一些墓地的价格甚至达到了十万元左右。
不过,虽然有部分高价墓穴出现,但我省对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身后事”,也是下了一番苦心。
比如杭州市在几年前就实行“双两千工程”,城区居民凭低保证、困难家庭救助证即可享受2000元的财政补助减免,同时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体实行免费。温州市从2013年起对11个县(市、区)实行困难群众免费墓葬。绍兴市则对低价墓的数量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市区的公墓单位应提供价格在1200元/单穴、2000元/双穴以下的低价公墓,墓穴数不低于公墓可建总墓穴数的15%。
近年来,浙江民政部门大力推行江葬、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模式改入土为入室 浙江将着重打造“骨灰堂”建设
鼓励居民进行生态殡葬
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的场景:香山死去,骨灰被埋入花盆中,镜头里的植物,郁郁葱葱。如今,这样的场景愈来愈常见。
近年来,浙江民政部门大力推行海葬等生态安葬模式,在群众中带来了一股殡葬新风。 【组图】杭州:骨灰撒钱江 思念如春水
今年3月24日,由浙江省民政厅主办、浙江省殡葬协会承办的全省首次五地联动海葬活动,由舟山、金华、宁波、嘉兴、诸暨五座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携手联办,共有120余位逝者骨灰分批实行海葬,其中嘉兴市80余位、宁波市22位、金华市17位、诸暨市3位。
浙江各地针对这些生态葬还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措施,如义乌曾规定,实施树葬、花葬、草坪葬、网葬等将获得10000元奖励,实施骨灰撒散的,奖励标准为15000元;将骨灰安放在义乌市规划骨灰存放堂的,每穴补助1000元。此外,湖州安吉对生态葬的奖励从800元到1万元不等,而温州,对实施生态葬的奖励8000元。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胡玉民称,在浙江,一系列的殡葬改革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接下去民政部门会鼓励居民将逝者骨灰撒江撒海,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建设、规划好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对于经营性公墓的建设,省民政厅要进行指导和规范。
胡玉民还提到,浙江接下去将重点打造更为节约资源和土地的“骨灰堂”建设。
这项工程,率先在金华义乌开展起来。2014年,义乌在全省率先探索骨灰堂建设,殡葬改革以骨灰入室存放为主。
在义乌佛堂镇望月山生态园南侧,有一座占地两亩的三层半水泥框架楼,设有两万多个格位。先人离世以后,亲属们就可以把他们的骨灰存放在这里,进行哀思和祭奠。
“将骨灰盒放进楼内,不仅可以使丧葬、祭祀流程更节俭、环保,最重要的是不浪费耕地,大家都比较赞同。”41岁的义乌市佛堂镇后塘村村民王旭东已将其先人的骨灰盒存入佛堂镇望月山骨灰存放堂。他说,这里的绿化环境像公园,存放环境整洁有序,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好。
“占地少、投入低,最终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公墓要低不少。还有各地的民政部门对于骨灰进入骨灰堂都会有一系列奖补的措施。”胡玉民告诉记者,骨灰堂建设将是浙江民政部门接下去将要进行的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