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省长谈科技创新这股用不完的“洪荒之力”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杨仪 见习记者 邱胜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杜朋城 2016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于8月12日上午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前一天,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决定》下发到了全省88个县(市、区)。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讲话。
近年来,贵州的大数据战略引起了全国甚至海外的关注。8月3日,马云在贵阳与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举行座谈会时曾表示,要思考如何把贵州今天的影响力变成领导力,真正在大数据某些领域里面打出自己的实力,形成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自己的核心能力。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这股“洪荒之力”爆发后,未来五年,贵州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妨来做合情合理的预测。
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讲话。
关于就业 在一个饭馆能听到好几种方言
按照《决定》要求,到2018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2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达到1000个。
建设省级以上大数据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0家,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服务平台300家以上。
到2020年,要实现高新技术企业700家以上。新增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各市(自治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覆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达到1200个。
众多的科技机构和平台的搭建将产生人才聚集效应,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信未来,操着湖南话、河北话、东北话、陕西话等天南地北方言的人才会在贵州某地同一个饭馆里吃着工作午餐。事实上,今天在贵阳的餐馆经常就有南腔北调在此交响。
关于人才
更多大数据人才Made in Guizhou
贵州发展大数据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贵州充分认识并在着力突破这一瓶颈。近年来,贵州科技活动人员由5.6万人增加到7.5万人,人才总量由205万人增加到367万人。
贵州大数据人才战略可简单归纳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一方面,贵州围绕市场需求,采取挂职、任职、市场化引聘、公务员聘任、选调生招录等形式,集中引进一批大数据发展急需人才,充实到贵州各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园区、基地、企业等。
一方面,引导高校完善学科及专业设置,增设大数据学科及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鼓励高职、中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大数据应用技术人才。今年4月7日,贵州师范大学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将与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合作培养大数据应用型人才。
参会代表认真听会。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 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和出国交流学习机会更多了
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常常同时具有行政身份,出国交流学习要层层走程序,审核费时也费事。而出国交流对科研人员开阔视野,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决定》要求,我省将推动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主要开展公益性研究、提供公益服务的科研院所,提供稳定的财政经费支持,完善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1.5%以上。
会议现场。
关于科技扶贫 撕掉“老赖贫困户”的隐形衣
截至“十二五”,我省仍有493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如何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多科技供给?贵州认为首先要精准识贫,以“扶贫云+国土云”为依托,实施“农村信息网格(ING)”,采集并实时更新农户住房、就业、教育、消费等数据,来精准识别贫困人群,避免“老赖”。到2018年实现行政村信息服务全覆盖,“农户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示范应用1万户。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建设,推动黔货出山、网货下乡。
仅仅这些,并不足以概括科技创新对贵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带来的变化。相信未来5年,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实实在在的进步将让百姓受惠良多。
(本文来源:当代先锋网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