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籍成为艺术的载体:设计也能参与打动读者

22.11.2015  12:15

  

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马歇尔·韦伯展示作为艺术品的书。

  今日,“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研讨会上,不同领域的专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书籍与书的艺术。艺术家马歇尔·韦伯认为,书已经成为了艺术的媒介。而故宫博物院古籍研究馆员翁连溪认为,中国古籍中也具有颇多的艺术性。设计师朱赢椿则觉得,书籍的设计也能成为打动读者的一部分。

   书籍艺术化的趋势

  纸媒书籍有可能被最终化为“艺术”或“文化代表物”。这是三年前第一届艺术家手制书展中徐冰对书籍未来的预测。

  时至今日,这种趋势仍在“延续”。

  本次研讨会一开始,艺术家徐冰就给出了这种趋势的“延续”的依据。

  “这种趋势其实有两个背景,”徐冰说,“其一是全球共有的书籍的转型。另一方面,当代艺术都是跨界的艺术,而手制书正有一种综合的特性。

   书已经成为了艺术的媒介

  而在第一届“钻石之叶”展览策展人、美国布克林艺术家联盟负责人马歇尔·韦伯看来,书籍早就是一种艺术品了。

  “书籍也能有很多种可能性,当有人问,‘以书籍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会不会受到限制’时,我觉得这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说,“这就好像你在问,‘画是不是必须画在纸上’或者‘雕塑是不是非要用到石头’一样。

  当然,马歇尔·韦伯也在用他的作品证明,“当书籍成为艺术品时,总会有各种的可能”这件事。

  研讨会上,他展示了很多带有艺术性的书籍。它们的结构多种多样,有的像是一本书,有的像一幅地图,还有的可以用五六种方式打开;内容也五花八门,有的以报纸的报道为内容,有的里面满是绘画,还有的拓印着北京的下水道井盖。

  这些带有实验性,同时又很前卫的书籍让马歇尔·韦伯觉得,“书已经成为了艺术的媒介,它是我们想象力的一种表现”。

   古代的书也是件艺术品

  和马歇尔·韦伯不同,故宫博物院古籍研究馆员翁连溪关注的是古代的书籍。

  在他看来,仅从清代内府的古籍来讲,其艺术性也不可忽视。

  研讨会上,翁连溪还着重介绍了清代内府古籍的装帧形式。这其中有卷轴、经折装、推蓬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订本、棋盘装、龙麟装等等。

  翁连溪觉得,这些古籍并不比当下艺术家们做的那些手制书刻板。相反,他认为,很多当代艺术家的尝试其实古代早已出现过。

  而对于当代手制书的发展,他表示,当代手制书毕竟与古籍不同,但也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理念,进行创新”。

   设计参与打动读者

  当日,近来因新书《虫子书》陷于争议的设计师朱赢椿也参与了讨论。

  在他的这本《虫子书》中,只有各种虫子所形成的符号,并没有可以读懂的文字。

  朱赢椿坦言,自己也因这本书被人骂为“有病”。不过他回应说:“我在这本书中总结了各种虫子的画风。其实我在做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抱着很神圣的感觉去做的,很多地方做的比人的书还要高级。所以我想,世界上多一些像我这样‘有病’的人也挺有意思的。

  事实上,在《虫子书》之前,朱赢椿也不乏争议之作。他也曾做过一本名为《肥肉》的书,整本书看起来就像一块肉,书中的设计也都使用了和肉有关的符号。“这种设计体现出了幽默与市井的气息”,他说。同时他也认为,这本书不错的销量和装帧设计有很大关系。

  此外,朱赢椿还说到一本名为《不哭》的书,该书的主题有关被遗弃的儿童。他说,自己在设计的时候就尽力追求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印刷该书的纸都是废纸做成的,其中的字体也给人一种被水泡过的感觉。看起来这本书就像是被遗弃在那一样。”而这本书的出版也使得不少人开始关注书中记录的“遗弃的儿童”。朱赢椿说,这本书籍的设计也成为了打动读者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