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传家 一家三口同开艺术展

24.10.2018  12:54

  10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项目“书艺传家——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刘江、章培筠、刘丹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

  今年93岁的刘江,82岁的章培筠,52岁的刘丹同为美院校友,同为美院教师,也是一家人。展厅里,刘江的篆刻,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夫人章培筠笔下的白描花鸟,虚实相间,光影律动;儿子刘丹的书法篆刻,子承父业又隐隐自得。

  刘江、章培筠、刘丹一家三人,如同中国美术学院的缩影,见证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繁花盛开。书风即家风,书艺即家传。这种书艺传家的琴瑟谐美,让我们感受到精神的富足,感受到艺术殿堂诚挚的呼唤。

  金石书画古韵间

  飘逸多姿的行书、峰回路转的篆书、颇见功力的篆刻,在美术馆静静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刘江的篆书,笔力酣强、结体挺拔,于苍劲中葆存生活的朴厚之气。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

  刘江亲历并见证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从初创到蓬勃发展的50余年。1962年,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篆刻专业的创建,并成为具体执行者之一。他谆为人师,诲人不倦,一生都孜孜奔走,传授书艺。

  汉文字揭示华夏大地的性灵,抒展世界上最简约弘美的文心诗意。“而这门性灵之学,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始它的高等教育学历教程。从那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却又是深思的初创期。刘江先生是横贯这个初创期的承上启下之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

  刘江还以他的慷慨深深感动着大家。10年前,象山校园即成,需建一道纪碑,请刘江写碑题。刘江第二日就送来篆书,豪阔之气盎然。刘江还多次慷慨捐赠代表之作,其中2009年捐赠书法代表作30件、篆刻代表作30件,后又向学院捐赠200方印章。

  艺术人生长歌行

  刘江的夫人章培筠,1937年出生于浙江鄞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擅长工笔花鸟画。其艺娟秀素美,又落落大方,凝着一种离尘脱世的高雅气质。她认为工笔花鸟画“要有好心态才能画得好。画面要做到宁静、没火气,不受外界的烦躁所影响,需要不带世俗目的,目标纯粹,只是由心喜欢画画,简单地画画,只有这样才不会丧失自己的本心,变成别人的审美。

  众所周知,工笔花鸟画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画种之一,历经了千年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几经沉浮。当年,时经校长潘天寿先生亲手交付谢稚柳,陈佩秋两位先生亲炙,章培筠真正的师出名门。

  在两位先生毫无保留的细心指导下,章培筠对工笔花鸟画艺术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创作了她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系列作品,如《四季同春》《娇凤红叶》《绿树闻歌鸟》《茶花》等。

  今年已82岁的章培筠,仍忘不了那段在上海跟随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学习的快乐时光。“由于没有师资,培养工笔花鸟画教师迫在眉睫,这才有潘天寿先生送我到谢稚柳、陈佩秋先生家求师的故事。”章培筠说,谢稚柳先生和陈佩秋先生重视写生,吸收西方绘画的优秀技法为我所用,其作品笔墨精湛,造型和意境双高,为中国工笔画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榜样。

  唱响时代三部曲

  今年7月1日,浙江省刘江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首任刘江艺术研究会会长刘丹向刘江颁发聘书。现在,刘丹除了在美院教学,依然忙着刘江艺术研究会的事。

  刘丹学的是设计,但深受父亲的影响,潜心于书法篆刻。此次展出的作品无疑都流露和传递着书写者对美的追求。

  刘丹虽然不与父母同住,但位于吴山脚下的家,永远是他的记忆。那处阳光灿烂的南阳台,是刘江先生制印的地方。两面书柜装满各色印章,桌上堆满各种印谱。

  “我现在很难得画画了。”这些年几乎成了刘江书童的章培筠,更多的是帮助先生查字典,监督他不要张冠李戴。

  “真快啊,西泠已经115岁,我也93岁了。”刘江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吴山脚下的自家书房,蘸着墨香、赏着金石、品着红泥,细细度过的。耄耋之龄,刘江说自己远没有退休之日。

  望着眼前的老父亲,还有满头华发的老母亲,儿子刘丹说:最浪漫的事,就是他们一起慢慢变老……

  同为艺术家的三口之家,就这样生长在时光里。“家+家”的“时代三部曲”里,我们看到了时代中的艺术,看到了艺术中的时代,更看到了一个全部都是艺术家的“”对时代、对艺术、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