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法留住历史 陈振濂推出新实践

13.11.2014  09:16

展览现场

    《百年西泠群英谱》今起在中国美院展出,11月23日亮相秋拍专场

    昨天,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敦品艺术典藏展“文化史收藏——陈振濂《百年西泠群英谱”,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开幕。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完成的180多件《百年西泠群英谱》,让观众看到西泠印社历史上,那些名家以外的社员风采。他同时用这样的形式,提出了一个“文化史收藏”的拍卖收藏新理念。

    六大篇章

    展示西泠群英

    这180多件书法作品,每一幅都书写了一位西泠印社历史上的人物,他们中有我们已经熟悉的包括七位社长在内的大师,也有那些,为印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艺术成就并不太突出的社员。

    《百年西泠群英谱》分成六个部分。

    “中流砥柱篇”中,都是一些早期会员,他们在百年印社发展中,是负责实际运营社务的实干家。例如上世纪50年代的总干事韩登安,上世纪60年代的杭州高氏三杰。

    “引领风骚篇”中都是大家熟悉的名家,从吴昌硕开始的七位社长,还有书画界的巨匠如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

    “雅士风流篇”里,出现众多跨界名士,画家、诗人、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文物鉴定家、律师等。

    “薪火相传篇”,体现的是西泠百年的主旨。与今日人人都想加入西泠印社不同,在清末民初,篆刻是冷门的学问,当年只要有人热心参加印社的雅集,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即便只在雅集芳名册上签名,即被视为社友。百年西泠的前半段,就靠这种兄弟、父子,尤其是师徒关系为纽带,薪火相传。

    “艺林推扬篇”,记录的都是为推广篆刻艺术呕心沥血、热情奔走的热情之士,是各地的领军人物。

    “海外芳踪篇”体现了西泠印社的国际化视野。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书法交流代表团访问杭州,必以西泠印社为基地,青山杉雨、梅舒适、金膺显等日韩名家都成为西泠印社的海外气质。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郑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