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国际化样本:湖州以绿水青山留乡愁
中新网湖州9月11日电(见习记者李苑露)乡村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演绎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逆城市化现象越来越多,带着浓浓乡愁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乡村旅游成了当代中国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有很多,“低、小、散”的情况也不少,然而江南古城浙江湖州,却在无数星火中显现出它独特的一面。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年后,湖州以乡村旅游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因乡村旅游,湖州也受到了许多世界游客的关注。
从“农家乐”到“乡村游”至“乡村度假”再到正在形成的“乡村生活”,湖州的模式已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范本,也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乡村旅游产业和经营的新路。11日,由亚太旅游协会(PATA)、浙江省旅游局、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行,国际乡村旅游发展专家汇聚一堂,湖州借智探索接轨国际,点燃乡村旅游的国际化之火。
多模式乡村游湖州成典型样板
湖州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美誉的湖州,却少有名山大川,然而近年来,湖州的旅游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与乡村旅游的崛起密不可分。
湖州乡村旅游的崛起,体制机制创新功不可没。2012年,湖州市成为浙江唯一一个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市,乡村旅游成为了地方发展的龙头战略。2014年,湖州在率先成立了湖州市旅游行政执法支队。如今,湖州率先实现了市县旅委体制全覆盖,并在率先建立乡村旅游标准大体系。
有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湖州便开始探索乡村旅游的模式。“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一种期待,利用不同的地域特色和生态优势,是湖州乡村旅游的一种模式。如安吉县的地域特色为竹文化、茶文化,借助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安吉建成安吉(中国)生态博物馆及地域文化展示馆39个,推出安吉竹叶龙等一批文化游精品产品,先后启动了10个示范村的建设,成为了以美丽乡村带动的“生态+文化”模式。
而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周边,则有着“景区+农家”模式,湖州鼓励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一些休闲观光农业和体验项目等,以此使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这两种模式与以休闲农庄带动的“农庄+游购”模式和以洋家乐带动的“洋式+中式”模式已成为了湖州乡村旅游的四大模式之一。
多模式的乡村旅游,让湖州的农村人过上了好日子,也让都市人在这里找到乡愁。据了解,2014年,湖州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超过2300万人,经营总收入突破40亿元。
中西文化融合国际知名度提升
湖州良好的生态,也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前来。2007年,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南非小伙高天成“被都市压得透不过气”,开始寻找自然。他骑着自行车来到湖州德清县莫干山镇的劳岭村,发现村里只有二十多个留守的老人,空留下一些老式的泥坯房、西洋楼。满眼皆绿的环境让他感受到了熟悉的乡愁味道,于是,他以每栋每年8000元左右的价格,租下几套闲置房屋,通过重新设计装修,改建成度假屋。
这些度假屋在建成的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即便每间房要价上千元,还是挡不住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外国人和国内一些高端顾客前来消费。
“‘洋家乐’首先在这里出现绝非偶然。”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说,如今县域经济已经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但这里依然留住了绿水青山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这就是洋家乐的发展前提。
据他介绍,如今“洋家乐”集聚地——原本偏僻的小山村劳岭村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成为民宿经济的集聚地,目前,这个小山村共有民宿28家,其中洋家乐14家,2014年共接待中外游客8万余人次,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各类收入近千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090元,到2014年已提高至23000元。
有着丰厚的生态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湖州乡村旅游发展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底气。继高天成之后,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韩国等国家的投资者相继而来,如今,德清共有农家乐、洋家乐350多家,其中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有72家,主要集中在环莫干山一带。2014年,德清乡村旅游直接营业收入5.37亿元,其中民宿产业实现直接营业收入2.36亿元,实现税收1800余万元。
“这让我们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好的前景,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以‘洋家乐’为代表的德清乡村旅游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也让整个县域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让德清的知名度、美誉度在世界得到了迅速提升。”项乐民说。
在绿水青山乡愁中,各有特异性风格的民宿设计,管家式的服务……都让这里非常符合国际“口味”,以莫干山脚下“洋家乐”为龙头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也在湖州兴起,直接与国际接轨,德清县莫干山也被美国《纽约时报》推荐位“全球45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国际专家聚集探未来乡愁之路
逐渐在国际上显露头角的湖州乡村旅游,迫切地需要更多助力与指引,使湖州乃至中国的乡村旅游在国际上越走越远。
在今日开幕的2015国际乡村旅游大会中,世界旅游组织乡村旅游专家罗伯特·波斯克给出了他的建议:“我希望确保旅游业不会是当地经济的畸形发展,有的时候旅游业不仅仅依赖于政府推动,可以开放更多机会给到企业和私人,在国家有利的政策和法规的管理下,保证多种方式发展。”
在他看来,更需要创造一些机会给当地的企业家,让当地人来投资、创业,不单是作为一个外来投资者的职员。“莫干山就需要莫干山,不需要在山上建一个小上海,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要来。”他总结道。
紧接着,来自中国台湾的太平洋岛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均发表了他的看法——未来民宿、农家乐的升级主要是主人的升级。“台湾的民宿现在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世界。许多民宿都不大,但是民宿的主人不同,都有非常大的个人魅力,也是一种本土文化的展现。他们会与所有的游客互动体验。”此外,雷均建议,乡村旅游发展,还要强化医疗和紧急救援的发展。
“乡村旅游,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外,要让游客到乡村来,体会农耕文化。”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汎说道,以湖州的桑基鱼塘为例,这些先辈们凝聚的智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浓缩,在今天的湖州依然能够看到,“不仅只是游览,不仅是回归自然,更是要感悟曾经的生活方式,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感。”
的确,乡村旅游离不开绿水青山,也离不开乡愁文化。在世界上,曾有着卢梭等许多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在乡村进行伟大的创作,也有着许多内心渴望安宁的人们,中国的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摆脱贫困的方式,更是对当代人内心的一种安抚。创新的体制机制,多种模式共同发展,走符合国际的“口味”之路……湖州的乡村生态,已然先行。
据了解,湖州将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的永久会址,大会每2年举办一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