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寻梦⑧丨青春作伴少年归乡 田野乡村生芳华

24.12.2018  20:53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或许是因为城里有着一段青梅往事,又或者是,只是因为那座城。在上虞,有一群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农小二”。他们有个共同的故乡,叫上虞。他们唤醒了农村闲置的资源,脚踏泥土,从事着最接近梦想的工作。

人世风光无际,长亭短亭,回家的那条路,始终不能荒芜。

初冬时节,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成,在太阳正好的日子,春蕾农业现代园负责人王园园和师傅们会“晒谷”。这是今年的新米,也叫晚米,软糯适中,在农村,最受农户的欢迎。

王园园,是下管镇兴南村最早返乡的大学生。5年前,大学毕业后在宁波工作的她接触到电商,便将目光投到了自己的故乡。“公司在做电子商务的业务,我说能不能卖笋干菜,我们村的笋干菜味道很好,但是农户没有销路。”才用了一个月时间,村里的笋干菜全卖完了。

尝到电商的甜头,也看到家乡闲置土地资源比较浪费,2014年,她辞去了在宁波的工作,回家和父亲王永田一起种植“五彩水稻”,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回来后参加了创新创业大赛,也参加了省团委的培训。

因为本地的农户和商家对“五彩米”的认知度不高,王园园请摄影师拍摄大米生长全过程,找专业机构出具质检报告,设计精美包装礼盒……新农人、新思路,近200亩的水稻今年收成4万斤,每斤能卖到15元的价格。2015年起,王园园的“五彩米”每年都销售一空。令父亲王永田欣慰的是,农业园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难题,去年一年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次。


窗外是稻田,窗内可品茶吃饭。五彩年糕、米酒……在开发出一系列“五彩米”的延伸品后,今年五月,王园园利用闲置农房开办稻田餐厅,双休日基本客满。“看中的就是家乡山水资源丰富,利用好闲置土地,来创造更大的价值。”王园园说,其实做农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距离王园园44公里之处的上虞区桃花源景区,也有一个女孩把日子过成了诗。在这之前,记者见过钟旭映三次。国庆第一天,她在中华孝德园的风情街为长塘馆在推荐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因为自己的“景行山居”实在太忙了,第二天她就回去经营。国庆期间,车子停在离桃花源景区还有两公里的地方就上不去了。通往景区的路两边都停满了私家车,有位长塘镇本地的大伯在和景区派出所的民警说,没想到来自己家车都上不来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时隔两个月,再次来到景行山居,门口的座位上依旧坐满了前来烧烤的游客,山居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景行山居是90后上虞姑娘钟旭映回乡创业的结晶。


在杭州工作的钟旭映一直从事旅游行业,无意中听到客户提到现在有山有水又能远离尘嚣的地方越来越少,她想,自己的家乡多的是这样的地方,于是毅然回乡创办民宿。“我看中家乡乡村旅游这块,乡村振兴后,周边配套设施越来越好,这里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桃花源。”如今,小小的景行山居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一年能够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


阮佳波摄

今年三月起,长塘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凭借长塘独特的人文和自然优势,政府搭建平台,利用闲置农房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出台奖励政策、听取百姓意见。“完善配套政策,为百姓提供培训业务和提供证照办理业务,指导农户内部装修。”长塘镇党委副书记卢立峰说,像景行山居就是很好的体现。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加入农创客这个团队。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王园园回丁宅做绿色生态农庄带动农户走生态种植之路,带领更多年轻农创客致富;原是日企翻译的徐益伟,回到岭南家乡创立本土艾青团品牌“越和家”……

今年以来,上虞区出台“娥江英才计划”,通过激活房屋、土地等各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观光旅游,出台涉农贷款等扶持政策,吸引了近百名大学生回乡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周边百姓致富。培育引进高层次和实用人才参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学生农创客、农二代发展创意农业,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702人、新型职业农民228人,培育“景行体验式农场”和“南野农场”两个青创农场,形成了以省人大代表丁宅王园园(小)等为典型的江南农小二团队。团队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累计带动旅游收入超亿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支主要力量。

少年归乡,激活了资源,激起了一池美丽乡村的春水。有了这些年轻的思想,乡野上的振兴之花方能历久弥新。

来源: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