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眼中,扶贫工作需要攻克哪些难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至今日,这句话依旧绕梁在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情牵挂贫困地区,多次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河北、甘肃、湖南、云南、贵州……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和话语,这些点滴记录下了他对扶贫工作的心血和对贫困群众的牵挂,指出扶贫工作的关键。
脱贫必须靠发展发展需寻内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但还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5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了解毕节扶贫经验时批示,要继续“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他说,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强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专家指出,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应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是“一城一地”之内也存在千差万别的现象。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了扶贫进入新阶段后的新举措。
2015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精准扶贫”。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就如何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做出解释: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9月9日,习近平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写道。
时间回到2012年,习近平在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因此,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2015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5项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必须补上这个短板。
目前,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