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并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扶贫开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同志的扶贫开发思想,是伟大中国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指明,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是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有着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减贫工作。自1949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无论是从1949年到1978年对减贫道路的探索,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启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扶贫开发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现在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当前,我们面临扶贫开发工作依然艰巨而繁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减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应有之义。
重中之重思想
“‘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
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意在表明,要更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曾论述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贫困地区小康的辩证关系。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板块,而是其最短板块。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在于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块“短板”
“小康”一词,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内生外生动力思想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在这里习近平同志实际上提出了培育内生外生动力同时扶贫的思想。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思想,他指出,“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加快发展。二是增强扶贫外生动力。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要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环境,加快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要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技能,使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更好地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三是增强扶贫内生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要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提高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精准扶贫的思想
“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
在这里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实质是使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精准扶贫主要由两个部分内容构成,即识别贫困人口和瞄准扶贫资源。识别贫困人口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扶贫工作机制、程序、工具等,将具体的贫困人口准确辨别出来,并通过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管理。瞄准扶贫资源则是在对贫困人口有效识别的基础上,以一定方式投入扶贫资源,推动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和目标人群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贫困人口和消除贫困,即通过对扶贫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从扶贫效果看,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少、国家财政能力强,在瞄准贫困上通常采取的是高福利的普惠性政策,从而在减贫上获得了较高的瞄准精度。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众多、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往往采取选择性瞄准并建立相应减贫干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选取了片区瞄准、县级瞄准、村级瞄准等多种瞄准贫困的方式。现在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
体制机制创新思想
“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对贫困县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一是创新贫困地区干部考核方式。2014年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贫困县主要考核扶贫工作。考核指挥棒的这样调整,必将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转到扶贫开发上来。二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社会合力思想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情,但是必须创造一个机制,让政府、企业、贫困户共赢,才能将扶贫攻坚工作社会化、可持续。一是创新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调动社会创造力,通过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创造脱贫环境,通过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扶贫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出台政策吸引社会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政府应在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的同时,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做好扶贫开发顶层设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作者:张占斌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