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腔调︱九折戏让观众在三小时里学会“叫好”

20.09.2015  11:59

  

  舞台上,当杨霞云扮演的穆桂英与楼胜扮演的杨宗保,在“大破天门阵”后,做出最后的一个胜利的亮相时,整个剧场的观众,几乎同时喊出了一个“好——!”字,并持续热烈地鼓起掌来。

  而在三小时之前,当第一个上演的绍剧《于谦·破指血书》时,没有人会预料到将会出现这样的一番景象。

  这是昨晚在绍兴市文化馆剧场上演的2015“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主题活动之传统戏剧青年传承人专场。

  “梅花奖”得主杨霞云、“文华表演奖”得主蔡浙飞、“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得主楼巧珠等一批来自全省的优秀戏曲青年传承人,用了3个小时,上演了九出不同剧种,但都是经典的折子戏:绍剧《于谦·破指血书》、《女吊》,婺剧《赤壁周郎·周瑜大意释诸葛》、《吕布·吕布试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永嘉昆曲《孽海记·思凡》,越剧《周仁哭妻》,瓯剧《武松杀嫂》,以及昆曲《占花魁·湖楼》。

  

  戏好,演员好,可台下的观众似乎并没有那么“识货”,他们中有拿到赠票却在坐进剧场的那一刻都不知道今天要演什么的附近居民,也有用大巴车不知从哪里拉来的学生观众——497座的剧场并不是那么难以填满,演出开场10分钟前,剧场里便几乎座无虚席。

  开场5分钟前,坐在第一排记者席的记者身后出现了一位老太太。借着舞台灯光,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了一包蜜饯,一包瓜子,还有一个垃圾袋,接着更是从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一打开,茶香四溢,还散着热气。

  如果用一个西式剧场里的观剧礼仪来衡量,老太太的行为未免古怪,可台上唱的是中国的戏曲,若以听戏为判定,老太太的这些“装备”真可谓是专业级的。

  或许,相比这些正襟危坐的西式剧场,中式的茶楼戏院或许是更适合这些传统戏曲上演的地方。

  老太太是家人陪来的,姓郭。家人说老太太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然而,坐在记者身后的她,几乎全程能跟家人说出台上是谁,唱的是什么,而更重要的是,老太太清楚地知道何时鼓掌、何时叫好。

  比如《赤壁周郎·周瑜大意释诸葛》里,当饰演周瑜的楼巧珠,用翎子功展现周瑜对于是否要杀诸葛亮内心纠结之时;又比如《周仁哭妻》里,当蔡浙飞饰演的周仁,甩起水袖之时;老太太的叫好与鼓掌带动了身边的几位观众,而听见掌声的演员,在那一刻,虽然不能出戏,但表情里是有动容的。

  “叫好”这件事,是会传染的,而真正感染全场的叫好,发生在第五个登台的婺剧《吕布试马》,那是一系列高难度的武功技巧,连续的空翻、腾空、翻下高台…虽然叫好声略显参差,甚至有些叫好声有些时机不对,但显然观众已不像起初的那般“冷漠”。

  演出散场时,记者随机问了几位乘坐大巴来的学生,今天的演出里他们是否叫过好,觉得在何时叫好比较合适。答案倒是很丰富:“唱完特别特别长的一句的时候”、“做了很高难度的动作的时候吧?”、“演完的时候呀!”……

  在这三个小时里,戏文里的金戈铁马与花前月下,他们未必完全明了,但下次若再看戏,他们便再不是无动于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