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义博会开幕 多国客商“淘”好货觅商机
中新网义乌10月21日电(记者 奚金燕)21日,第25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以下简称“义博会”)在浙江义乌开幕。展会设国际标准展位3700余个,众多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集中亮相,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淘金”。
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是目前国内颇具规模、影响力以及成效的日用消费品类展览会。经过24年的发展,义博会已成为带动小商品产业的壮大和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外贸增长的重要平台。
本届展会展品涵盖五金、机电机械、电子电器、日用品、工艺品饰品、文化办公、玩具、体育及户外休闲用品、针纺织品九大行业,展示了大量市场前沿好货,呈现了市场最新风向。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义博会是以标准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设“品字标浙江制造”主题展区以及“品字标”义乌展区,人气颇高。展区内,一台工作着的画线仪吸引了不少目光,10支笔在机器的操纵下,不停在白纸上“起舞”。
“我们生产的笔头可以写1500米,年产量超过16亿颗。”义乌市长江制笔厂负责人陈晓毅介绍道。义乌笔业起步较早、产量大,2017年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笔头需求量470亿颗,其中超三分之一是义乌产。
“以前都是靠手工做圆珠笔,现在都是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都是中性笔,加工精度要求更高,而且更多元化。”陈晓毅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标准也需要更新,“义乌市场外贸订单多,造型款式丰富,应用广泛,有的并不适用国家标准。”
外国客商“淘”好货觅商机奚金燕摄 2018年,在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包括长江制笔厂在内的义乌5家制笔企业共同确定关键参数、拟定文本,制定了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的团体标准,从而避免了潜在的纠纷,助推“义乌笔”走出国门。
从上世纪90年代依靠十几台机器的作坊式生产,到如今牵头制定团体标准,长江制笔厂的经历正是义乌小商品发展的缩影。
曾几何时,义乌小商品是物美价廉的代表。如今,随着国内市场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义乌企业摆脱了模仿的怪圈,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在浙江爱美莱纤体服饰展位,一款无缝塑身纤体内衣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展位负责人方承孝介绍道,他们最早为国际大牌代工,产品远销欧洲市场,2010年遇到了瓶颈期,“当时这一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只有拥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才能走得更长远。”
转型后,该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投入研发,创新性地将腹部压力值融入到内衣设计中,斩获了不少订单。
自主创新、提升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掌握了定价权,利润更高了。“以前做贴牌代工赚的都是辛苦钱,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款内衣一件就能卖到上千,附加值更高了。”方承孝说道。
在展会现场,像这样的“亮标”展位超1600余个,高标准之下的小商品更博得了外国客商的青睐。
“在义乌,我总能找到好卖的产品。”在义乌经商多年的非洲客商艾哈迈德说,如今的义乌小商品性能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款式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在展会或者市场“逛一逛”总是能寻找到商机。
为更好地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展会期间,还将举行中国商品市场峰会、第二届中小企业标准化(国际)大会、义博会零售采购峰会、“稳外贸,促消费”全球采购贸易对接会、小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等十余项配套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