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全力推进商贸服务业产业集群工作情况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义乌市委、市政府将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大平台优势,着力招引大企业,全力推进大项目,积极培育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初显成效。
一、深化资源要素融合,着力打造现代产业载体
1.加强顶层设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响应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顺应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格局中提升义乌城市综合竞争力,义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集聚区规划建设丝路新区、陆港新区、科创新区“三大新区”。通过建设“三大新区”,可以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联动发展,加强与国内重要港口、口岸的区域通关合作,打造铁海、公铁、航空联运平台和“中欧”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平台。
2.优化管理体制,形成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根据省里集聚区管委会实体化运行和“三大新区”建设的要求,重新明确了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整合现有资源力量,突出管委会统筹协调能力,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配强工作力量,为集聚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3.加强统筹协调,积极营造集聚区发展的良好环境。市政府高度重视集聚区建设,今年以来已召开4次专题会议推进集聚区各平台建设发展,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专门协调解决集聚区建设发展中涉及的资金保障、征地拆迁等难题,明确各相关部门和镇街的工作任务,实现要素资源向集聚区倾斜,全力保障集聚区建设发展。
二、加快平台项目建设,着力凸现产业集群效应
1.“义新欧”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2014年1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议和亲切关怀下,“义新欧”(义乌-马德里)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截至9月底,“义新欧”(义乌-马德里)中欧班列共发运21趟1090个标箱,回程3趟 共154个标箱。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实现每周去程一列常态化运行,并呈现去程车频率增多、站点增加、货物种类增多和货源地增加等新特点。
2.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获批并开工建设。今年5月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复同意义乌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这是我省继杭州、温州之后获批的第三个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也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7月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10月底完成建设,力争实现“当年审批、当年建设、当年验收、当年运行”。
3.招商引资全方位推进。以招大引强为抓手,着力推进各平台招商引资工作。陆港新区成功引入了义乌红狮智慧物流园、东宇总部基地、惠尔城市配送中心、海南天豪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并与中国电信、幸福航空、软通动力、华为集团等签约。工业园区引入可信云计算服务器项目,该项目到2018年底预计年产量为12万台,实现产值约30亿元。科创新区成功引入浙师大义乌国际学院。
4.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陆港新区快递物流集聚中心8家企业进展顺利,其中申通、万通(圆通)、中通今年“双十一”投用;普洛斯(义乌)物流园2个库“双十一”投用;国际电子商务城一期10幢大楼完成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招商工作;义乌西铁路货场扩建工程主体工程进场施工,年内完成建设并实现铁路口岸临时开放。丝路新区(金融商务区)16个项目29幢大楼落地,截至9月底,24幢大楼开工建设,14幢大楼主体结顶,累计已发生投资达100亿元。
5.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陆港新区完成了《义乌国际陆港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义乌国际陆港新区概念性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陆港新区的发展定位、核心方向和发展动力。丝路新区(金融商务区)完成了丝路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初步成果,同步推进丝路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快特色小镇的创建申报工作,丝路金融小镇顺利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积极创建陆港小镇、电商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