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三破三立三提升 促进政府民间合作办学

17.02.2017  18:33

丽水市辖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6,而经济总量约为全省的2.6%,受制于经济底子薄,财政盘子小,丽水的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补齐教育资源总量短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品牌教育资源急缺这三块短板,丽水市坚持“开门、开放、开明”的办学思想,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办学力量进入教育领域,据统计,全市现有民办学校373所,占全市学校数的43.68%,有在校生75002人,占全市学校在校生数的19.61%。十二五期间,政府面向民办学校的专项奖补和购买服务资金达到5.4亿元,民间资金流入教育领域超过11亿元,成功开辟该市教育多元化投资渠道,破解教育资源不足,办学层次偏低的难题。

一、 政府扶持,破解要素瓶颈

一是政策破冰,化解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之困。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切实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破解教育公共资源不足这一短板的突破口予以重视 ,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县(市、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莲都区出台了《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遂昌县政府出台了《遂昌县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若干政策》,龙泉市出台了《龙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是机制破障,化解民办教育教师资源之困。为破解民办学校教师引进难的问题,丽水市出台了《丽水市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学校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暂行细则》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符合指定条件的民办学校可以申请到同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申请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有关部门核定学校教师总数的50%,作为“非财政供养民办事业编制报备员额”给民办学校,赋予民办学校教师事业身份“通行证”,在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内,成功的解决了民办学校“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

三是规划破题,化解民办教育发展空间之困。2014年,丽水市编制了全国首个《丽水市中心城市民办基础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明确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目标、方向、重点以及布局和规模、公办和民办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等问题,化解了民办教育发展空间之困。如:丽水市白云小学在规划出台后第一时间开工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在丽水市松阳县,为破解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难题,县政府对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按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有关规定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目前,该县共撬动近8000万元民间资本注入地方学前教育领域,按照省一级园标准建设建设3所优质幼儿园。

二、 丰富模式,拓宽合作口径

一是立足高端,公建民营,提升教育竞争力。近年来,丽水市先后从杭州、宁波等地引进先进办学理念、优秀师资和精品管理团队,通过将校舍整体出租等方式供其使用,创办高端民办教育,全市共开办了遂昌育才中学、丽水市文元中学等10所精品义务教育学校,2013年,在丽水中学植入文元创新班,把杭二中、学军等优质高中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高考信息等带到丽水,实现丽水与杭州教育无缝对接,让丽水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立足补短,“”“”合作,提升教育发展力。为缓解政府在办学经费方面的压力,促进教育优质、优先发展,丽水市公办学校积与民间办学力量合作,在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社会声誉等方面依托公办学校的优势,提升教育发展力。如丽水五中、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水阁中学等项目通过BT方式建设,丽水二中学生宿舍楼项目、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松阳县南城幼儿园等教育项目均以PPP方式建设,有效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促进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此外,在办学模式上开展深度合作,如:松阳县以4所优质幼儿园为龙头,在全市组建4个幼教共同体,向民办园派驻公办教师和执行园长,以公办带民办,以“名园”带“民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丽水实验幼儿教育集团举办阳光幼儿园和水木清华幼儿园,经过多年的努力,办园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了全市著名的教育品牌。

三是立足保障,民间全资,提升教育兜底力。在土地划拨、减免税费、公派教师等方面明确了对民办学校的支持政策后,丽水市的民办学校发展迅速,有效破解教育资源紧缺的困局。目前,丽水市区莲都区花园中学、莲都外国语学校、文元中学、丽水市外国语实验学校4所优质民办学校,招收中小学生9713人,占市区中小学生数的42%;专任教师813人,占市区专任教师的42.8%,有效缓减了市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紧缺的压力,成为丽水市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水旅游学校的创办,为扩充职业教育容量,提高全市高中段招生普职比做出积极贡献。

三、规范引导,发展后劲增强

一是规范管理,提升民办学校品质。丽水市教育局认真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管理体系统一管理,从审批、安全、招生、财务等全方位予以监管。在民办学校设立校监会,强化校务监督,规范学校运转。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教育审计,规范学校运行,防范办学风险。近年来,全市民办教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莲都区花园中学、莲都外国语学校、遂昌县育才中学等,以卓越的办学品质树立良好的教育品牌。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民校教师素养。将民办学校的教师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纳入全市教师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计划,统一安排,并针对幼师持证率低等突出问题,加强培训力度。如在丽水松阳,为破解民办幼儿园教师持证率低的问题,政府每年投入培训经费100万元,开展幼师资格证考前培训,帮助115人顺利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提高了幼儿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在组织教科研活动、业务技能竞赛等方面,也将民办学校一同纳入,有效提高民办学校学科带头人等名优教师比例。

三是打造品牌,提升优质生源涵养率。随着优质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办学成绩凸显,近两年,全市中小学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出现逆转。根据丽水市教育局统计,2015学年,全市中小学优质生源外流1647人,2016学年为1344人,同时出现部分外地优质生源向我市流入的情况。如丽水中学设置文元创新班以来,近3年每年有20余位尖子生回流。与杭州文澜中学合作办学的松阳县汇文中学,2015学年吸引外地生源7人,2016年转入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