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启动全市水利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弘扬治水精神,挖掘水利文化
丽水启动全市水利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本站4月10日讯】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是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一个地方的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水患治理史;一个地方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水利建设史;一个地方的伟大复兴史,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情况,认真梳理传统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核,是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利文化、弘扬传统治水精神、筑牢提升水利发展境界的文化根基,对促进水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建立“文化治水、科学治水”长效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和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近日,丽水市水利局启动了全市水利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有关人员实地考察了皇明万历七年重修的厦河门-观前井、建于建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的大水门处州古城防工程、建于唐大中九年(855年)的好溪堰以及建于南朝天监四年(505年)的通济堰等水利文化遗产现场,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议要求,在挖掘方面,要结合水利行业实际,全面查清水利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分布、本体特征、基本数据、民间故事、保存环境和传承情况,建立水利文化遗产名录、水利文化遗产数据库。在保护方面,要根据普查结果,依据保护对象性质、形态、价值进行科学分类,针对保护与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努力寻找优秀传统水利文化遗产与现实水利实践相联系的结合点,将水利文化遗产转化为服务于当代水利建设的文化资源,在水利实践中得到合理继承和发扬。在利用方面,要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水利文化遗产,通过科学合理利用促进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结合丽水实际,充分发挥水利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为推进“全域旅游”,提供更多的水利文化元素。
会议强调,水利文化遗产普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广泛发挥各方力量,力争在今年10月底基本完成全市水利文化遗产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