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为农民增收插上新翅膀

19.05.2016  10:15

  秀山丽水要全面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准短板是前提、补好短板是关键。

  自今年3月初全面启动“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成立机构、制订方案、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深入开展找短板、补短板工作,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归零翻篇找短板

  精准发力谋新篇

  主题大讨论活动要求做到“三个找”——对照标杆找短板,既找出差距,又激发干劲;突出重点找短板,既找出要害,又明确方向;干群齐心找短板,既找出盲区,又凝聚人心。大家把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作为标杆,查找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大家把纳爱斯等优秀企业作为标杆,查找在工作状态、工作办法方面的差距;大家把周边兄弟市作为标杆参照,比出了居安思危的觉悟警醒,比出了进位赶超的意识担当,比出了秀山丽水自图强的豪情。

  主题大讨论活动要求答好“四道题”——丽水应该有什么样的新定位,丽水在补短板上要有哪些新突破,丽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新作为,丽水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新担当。

  主题大讨论活动要求抓好“八个一”——扎实开展一次动员部署大会、一次专题学习讨论、一次集中蹲点调研、一次领导干部专访、查找一批发展短板、提出一批针对性措施、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形成一批工作成果等,在查补短板中彰显丽水发展的生态底色、发展特色、民生本色和担当气魄。

  目前,全市共收集各类重大问题和短板1039个,经深入研究和梳理归并,形成176个全市重大发展短板。5月16日,丽水召开全市重大发展短板任务交办会,市委书记向各县(市、区)和市直重点责任单位交办了重大发展短板任务书。

  丽水市委表示,要以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问题导向,拉高工作标杆,“点对点”补短板,找准重点难点,注重实际操作;“面对面”补短板,沉到基层,深入一线;“实打实”补短板,在媒体上公布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硬碰硬”补短板,实行“挂牌销号、定期通报、考评问责”;在补短板的考场和赛场上,打造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坚决打赢补短板攻坚战、持久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把丽水的好山好水变成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聚宝盆”,真正把丽水建成践行“两山”理论的全国样板和标杆,建成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

  生态底色不褪色

  打通“两山”大通道

  日前,浙江最大的画舫游船“丰荷号”在丽水市龙泉溪缓缓起航,而这样的“船行江上”景象已经久违。正是近年来扎扎实实开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让这条千年河道再现勃勃生机。

  自然禀赋好是丽水最大的优势,近年来强有力的生态保护让丽水更加绿意盎然。丽水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巩固和厚植生态优势,特别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上不懈探索,才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对此,丽水市委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谆谆教诲,着力把一方秀山丽水保护好,为“两美”浙江建设铺绘更多绿色。

  丽水将继续巩固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全省第一的优势,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在永葆丽水生态底色不褪色、不变色的基础上,创造条件让丽水更好地服务全省大局,使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共享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精准施策再发力

  农民增收再提速

  农民增收一直是丽水最大的民生短板。为此,丽水市委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农民收入增幅必须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两位数”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民增收,不仅要在“打牢生态底色”上争先领跑,也要在“凸显发展特色”中加速前行,更要在“强化民生本色”中体现担当,确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拖后腿、不掉队。

  丽水持续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老三宝”,大力推进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新三宝”,为农民增收插上新的翅膀。目前,丽水已发展农家乐民宿2501家,床位2.8万张;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2225个,1000多种农产品实现上网销售,许多普通农产品通过“赶街”卖出了高档礼品的价格;来料加工点已覆盖全市173个乡镇、2297个村,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16年一季度,丽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力把生态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把生态休闲旅游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

  把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作为突破口,丽水着力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文化、生态+互联网、生态+创新等“生态+”系列的探索创新,在更加关注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