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文化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大众文化自觉明显增强,文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浙江的文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临新常态。
文化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当下,一些社会思潮也暗流涌动,不良社会风气滋长蔓延,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具有洗涤心灵、振奋精神的引领作用与感召功能,对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众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众物质生活明显改善,文化生活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习惯也在变化,更多的年轻人从“线下”走到“线上”。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为大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
文化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当前浙江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文化工作者队伍人数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的总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我们所提供的有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市场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工作转型,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在科技应用、管理创新上求突破,在拓展功能、优化服务上求实效,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质量。
节俭办文化的活动组织方式成为新风尚。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实施,转变作风、务实节俭越来越成为文化工作的主基调。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专业舞台艺术创作,还是群众文化活动,不搞大制作、大舞美,不拼规模、不拼场面、不拼豪华,着力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力求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感染力,让精品创作回归艺术本体。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越来越广泛。文化自觉较以前明显增强,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建设的意愿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文化”的观念,强化引导措施,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文化共建”格局。
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文化的服务和增值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与旅游、制造、教育等行业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趋势,充分利用好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文化发展新常态,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适应意识和创新意识,理性认识文化发展条件的新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深入研究新情况,主动采取新措施,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浙江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