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划定15条红线重拳整治“为官不为”
最近,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溪西养殖小区发生养殖废水排放污染农田的问题,衢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决绝的办法,坚决防止生猪复养反弹。针对生猪复养反弹、废水排放污染反映出来的有些干部不敢担当、“为官不为”问题,衢州市委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明确了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15条硬指标,给“为官不为”划定红线、亮明规矩,并以此作为重要抓手,重拳出击、雷霆问责、强势整治,从严从快查处一批“为官不为”典型案件,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衢州市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由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市直相关单位合力实施,市、县、乡三级同步开展。深度聚焦一批各界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从严从快查处一批“为官不为”的典型案件,坚决调整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已出炉的《关于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指出,此次“为官不为”15项整治重点包括能力不适应岗位需要、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面对工作难题束手无策、一拖再拖等不能为问题;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交办的重要工作和重点事项,迟迟不落实,找理由推脱,或者简单应付,交差了事等不想为问题;不敢挑担子,怕承担责任,工作怕担风险,不敢碰硬,有困难就打退堂鼓、矛盾多就回避等不敢为问题。
此次整治,从5月份开始至9月底为集中专项整治阶段,之后转入常态化和制度化整治阶段。对“为官不为”行为发现一起,查纠一起,通报一起。之后,每个月开展一次明察暗访。着力发现不落实的事,盯紧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环节,解剖不落实的原因,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承诺倒查。每个月对各地各单位年度公开承诺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标核查,对未按时兑现承诺的事项,倒查干部履职情况,对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履行不力的干部,严肃问责。
实行监督巡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为官不为”行为,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和视察活动,实施听证质询、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除此之外,还注重发挥纪检监察机关“12380”热线、组织人事部门“12380”热线以及其他各类信访渠道作用,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抓严厉处置。重点以问责查处为主,坚持“一案双查”,既严肃查处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于“为官不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提醒、函询、诫勉等处理,或者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警告等处分。对于“为官不为”情节较重的,分别给予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等组织处理,或者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和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为官不为”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组织处理,或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和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如衢州市体育局主要领导在事先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参加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给予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衢州市信访局党组成员、驻京信访工作组组长不按规定报告个人去向,擅自离京返衢,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强化典型通报。建立“为官不为”整治通报制度,对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承诺倒查、监督巡查中发现的“为官不为”典型,不论涉及到谁,一律点名道姓予以通报。到目前,已通报“为官不为”案件5起,涉及干部33名。广泛征集社会线索,对“为官不为”现象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在《衢州日报》头版,衢州电视台、衢州电台黄金时段开辟“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专栏,以正反两方面典型深度报道为主,为能干事、敢干事、有担当的干部和事例喝彩助威、撑腰鼓劲,对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干部通过点名道姓曝光,形成高频震慑,让党员干部不能不为、不敢不为。
做好警示教育。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定期向媒体通报一批“为官不为”典型问题,如衢江区高家镇因生猪整规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有11人被处理,其中3人被免职。常山县大桥头乡、招贤镇因整治“三无”果汁原料加工厂污染不力,造成河流污染,有19人被处理,其中3人被免职。编印《“为官不为”典型案例汇编》,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声势大、动真格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起到了问责一个、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效果。
抓督促整改。重点以自查自纠为主,强化各地各单位主体责任,深挖问题清单,认真查找存在的“为官不为”问题,建立自查自纠清单,亮晒整改清单,并上报市委“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问题查摆不认真的,严肃追责。
截至目前,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溪西养殖小区内所有生猪已全部退养,已责令养殖户对排入农田的污水进行清理,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养殖户进行立案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也纷纷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对生猪养殖整规、“五四三”等重点工作中“为官不为”行为进行“地毯式”督查。今年以来,全市共调整“为官不为”的干部63名,其中因问责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健康原因调整下来的正县级干部7名、副县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45 名,谈话提醒和诫勉176人,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为官有为”、竞相作为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