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人立传要有备而来
从2002年起,我帮助文化部起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产生浓厚兴趣。近年来出版的几本专著,也多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所以,首师大出版社相约编著《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我欣然接受,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这套丛书从采访培训到排版付梓,历时3年。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借鉴,倒是有几条不成熟的经验可以拿来与同人们分享。
首先,要想做好传承人口述史,先行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作为丛书的组织者,主编必须明白哪些“点”的挖掘,对于揭示传承人成长史最重要;哪些“点”的挖掘,对于揭示非遗核心技艺最重要;哪些“点”的挖掘,对于揭示非遗传承规律最重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系统研究,编写出专门针对传承人的采访大纲,从而确保每个细节都不被遗漏,每本书的写作都在同一个范式内进行——如每部口述史除在扉页上都会附加“项目与艺人简介”外,还会由完全相同的章节脉络组成。这些章节脉络包括“项目发展”“学徒生涯”“传统工艺”“表现题材”“艺术技巧”“大师谈艺”“国宝大家谈”等7个部分,基本上涵盖了各项目发展历程、传承人学艺历程、该技艺的工艺流程、表现主题、工艺技巧,以及大师自己或是其身边人对这门艺术的看法与理解等等。
其次,要想做好传承人口述史,丛书选题切入点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切入点,都应该从战略战术上谋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本着先易后难原则,我们将丛书的切入点选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原因很简单:工艺美术有着丰富精美的制成品,有着完备系统的工艺流程,有着巧夺天工的精彩技艺,有着妙趣横生的学艺生涯,而这一切都很容易通过文字、图片表现出来。相反,民间文学、传统中医药等遗产项目,则很难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呈现出来。
要想做好传承人口述史,对采访者的科学培训必不可少。只有统一培训,采访者方能统一认识,并在彻底理解主编意图的基础上,弄清自己的采访重点、难点,弄清自己应该通过怎样的叙述,才能将读者带入自己设定的故事,并使一个个大国工匠,通过他们的笔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对于采访者,我们提出了很专业的采访要求。为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求所有采访者必须在田野调查之前,通过网络,查询到相关项目及其传承人传承情况的所有网络信息;通过已经出版的各种内部图书,查询到相关项目及其传承人传承情况的所有内部文献资料;通过读秀等网站,查询到相关项目及其传承人传承情况的全部正式出版物资料。在采访之前,做到对调查对象心中有数。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还可以提出更多、更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同时取得传承人的信任。我们还会告诫采访者,这些资料只是采访的线索,无论如何都不能以此取代自己的采访,更不能将这些书面文字直接写到传承人的采访文本中。也就是说,只要采访时传承人没说,即使有人在书中已经提到,也不能将这些前人成果融入自己的口述史文本中,这是我们做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底线。
要想做好传承人口述史,就必须在搜集传承人信息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绝大多数传承人口述史采访所提要求不同,我们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启动之初,便提出这套丛书将要达到的五大目标:一是提交整个调查过程中录音录像的全部电子拷贝,为有关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据库”提供海量的有关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田野调查数据;二是提交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全部专业级照片,为北京市每位市级以上传承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人生回忆、技术回顾。这数千小时的音像资料,应该被视为此次调查的最大收获;三是提交调查现场的全部笔录资料。这份笔录看似并不重要,但实际上也许会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上最早也是最全的一套由采访者提交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手记;四是提交每次调查后整理出的阶段性电子文档,为中国学术界贡献出四五十本涉及近2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回忆录;五是通过此次传承人口述史的编写,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特别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编写,培养出一批学有所长、年轻力壮的高级别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