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天目山镇有支联合护鱼队

18.11.2015  17:00

  最近一段时间,临安市天目山镇白鹤村的季根林养成了“夜猫子”的新“习性”:每晚午夜和次日凌晨四点前后,都会打着手电出门。刚开始,妻子施丽琴还以为他患了梦游症。
  11位村民集体“梦游”为哪般?
  其实,季根林压根儿没有梦游,他只是在尽一份自己分内的责任:看看有没有人在溪里非法捕鱼。与季根林一样成了“夜猫子”的还有天目山镇东关溪沿线兄弟村的10位村民,他们就是天目山镇东关溪的河道管护员。
  白天,他们经常结伴沿东关溪巡查,谁要是往溪里倒垃圾或脏东西,或者在溪里捕鱼,他们就会厉声制止。到了夜间,11名队员还要看管好河道,及时制止非法捕鱼、盗鱼等行为。
  今年7月这支河道管护队成立履职以来,在东关溪绝迹多年的石斑鱼、汪刺鱼又“复活”了,而且“拖儿带女”地快速繁殖。徐村村主任林华感慨,“鱼儿回来了,连空气都好了!
  
   禁渔护鱼全域化
  天目山镇境内有两条主河道,分别是东关溪和藻溪。其中东关溪全长31.7公里,流经11个村,沿途有不少是农家乐村。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民往河道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建筑垃圾、笋壳、砻糠等农业生产垃圾的大量、随意倾倒,导致河道壅塞、污染日益加剧。“最厉害的时候,东关溪的一些河段,河道的三分之一被垃圾侵占填埋,稍微用力跨一脚就能到对岸。”天目山镇副镇长盛忠平说,“再加上一些村民不加节制地电鱼、毒鱼、炸鱼,溪里的小鱼小虾基本绝迹。”前两年,月亮桥村和西游村也曾经在本村河道开展过禁渔活动,好不容易看到有手掌长的石斑鱼,一夜之间,就被盗鱼者一网打尽。
  今年上半年,作为开展“五水共治”的重大举措,天目山镇决定在东关溪流域成立护鱼联盟。“月亮桥和西游村的教训告诉我们,禁渔护鱼不应该只是一两个村的事,必须是整条溪全流域联动。”盛忠平说。
  
   同一份村规,同一份心愿
  镇里让东关溪流域的每一个村推选一位河道管护员,负责各村河段的禁渔、非法采砂石、随意倾倒垃圾和河道两岸绿化管理。为让村民规范倾倒建筑垃圾,各村都辟建了建筑垃圾指定消纳场。沿途11个村还专门就河道保洁和禁渔制订了统一的《村规民约》,随意倾倒建筑垃圾或非法捕鱼,将被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毒鱼等情节恶劣的,最高将被处以一万元罚款。
  虽然《村规民约》贴到各个村里了,但河道管护员们的工作还是很人性化的,先礼后兵。“村子里有哪几个人是经常到溪里电鱼、毒鱼的,谁家正在建新房子的。我们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这些村民家里做好新政策的宣传,打好预防针。多数人都还是理解并愿意配合的。”白鹤村管护员阮夏康说。
  仅凭管护员一人毕竟精力和能力都有限,月亮桥村的管护员胡添苗就自印名片,挨家挨户地发给住在河边的村民,“让他们一看到有人捕鱼就打电话给我。
  
   为了护鱼,他们还是蛮拼的
  “大多数村民理解、支持,但总还有那么几个人是不愿意配合的,或趁人不备,偷偷摸摸干的,这就需要管护员真正负起责任,加强巡查。”盛忠平说,“其实各村的管护员都很负责,像季根林,每天后半夜要起来两次,很不容易的。还有的经常开着摩托车和汽车巡查,1500元的工资,哪里够啊!
  各村河道管护员除了“白加黑”不间断巡查,平日里还经常集结在一起,挨个村地搞联合巡查。或者两三人一组,到兄弟村交叉巡查,有效避免了因同村人抹不开面子的查处难题。
  管护队队长周志刚介绍,自今年7月成立护鱼联盟以来,他们已经搞了四五次联合巡查,走完全程需要两天时间。截至目前,管护队共没收40多套倒笼(渔具)、30多副拉网、10多只电瓶。“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盗鱼了。
  禁渔仅仅数月时间,成效立竿见影。盛忠平说,听说前两天,天目村有一个农家乐住客一上午就钓了四五斤石斑鱼。“看来,下一步要考虑如何管理和规范垂钓了。”(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