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造假 52辆校车“趴窝”
地点: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
案由:伪造国家机关文件、印章
案情:2013年7月,为便于采购校车及公司进行工商注册,汤某与办假证的人员联系,伪造了温岭市教育局《关于成立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文件,并在文件上加盖伪造的温岭市教育局公章。
案情回放
52辆校车被“撂荒”
2013年4月,汤某成为安徽驻浙江台州商会的会员。其后,他牵线搭桥,将客车公司浙江区的销售经理介绍给商会。
商会认为温岭民工子弟学校较多,成立校车公司大有市场。于是,商会的几名负责人就向温岭市教育局提出申请,希望成立温岭市校车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服务为当地民工子弟学校解决上下学之事,但该提议未得到认可。
同年7月,汤某联系了办假证人员,伪造了一份温岭市教育局《关于成立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文件,并加盖了伪造的公章,将该文件提供给他人便于采购校车及办理工商登记。
11月,未获得许可证的52辆校车开进了温岭,但因无法运营而被“撂荒”了近一年。此事经由相关媒体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4年8月29日,公安机关在侦办校车“撂荒”事件时发现汤某有作案嫌疑,于是对其进行刑事传唤。
同年12月22日,温岭市人民检察院以汤某涉嫌伪造国家机关文件、印章罪向温岭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庭审现场
1月6日此案开庭。被告人栏里的汤某孤身一人,没有亲属旁听,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看上去,穿着一身黑衣的他显得很冷静,在回答审判长的提问时声音低沉有力。他对各项指控均无异议,并当庭自愿认罪。
公诉人称,汤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出于公益还是利益
“被告人汤某,你的职业是什么?”法官问道。
“是一名老师,创办了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你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校车公司的筹备,参与校车的购买工作?”法官又问道。
“因为我是学校的校长,平时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如果都用外面私人承包的校车接送,总觉得让人不放心,担心出事,所以有这个机会能成立校车公司,能用自己的校车接送学生,就放心多了。”汤某认为,办校车公司是为了公益。
而公诉人却不这样认为:“汤某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主要是奔着利益去的,成立校车公司可以作为融资平台,除了学生缴付的车费,还能从政府补贴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利润,所以会有后来的伪造文件、公章的犯罪情节。”
自称伪造出于无奈
检察机关起诉称,在2013年7月的一天,汤某联系了办假证人员,伪造了一份温岭市教育局《关于成立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文件,并加盖了私刻的公章,提供给他人便于采购校车以及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我用手机联系了台州路桥一个办假证的人,且负责提供教育局的印章和相关文件模板。我们是在当地的一个公园内完成了这笔交易,伪造公章、文件花了2000多元。”汤某对自己伪造文件、公章的事实供认不讳。
法庭上,汤某也承认,因为教育局已明确回复,不批准成立校车服务公司,他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批不下来无法向安徽驻台州商会交代。
而且客车公司需要教育部门批复才能开工造车,工商审批也需要这个批文,“万般无奈才去伪造。”汤某说。
是否构成自首
庭审中,控辩双方对汤某是否构成自首产生争议。
汤某说,他是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的,并且如实陈述了犯罪的事实,构成自首。
但公诉人认为,他主动去公安机关不是为了投案,而是以证人的身份来说明52辆校车“撂荒”事件的相关情况。公安机关发现他有作案嫌疑后,对他进行刑事传唤,他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不应构成自首。
在最后陈述时,汤某后悔不已:“当初是想做点事的,结果却弄得身陷囹圄。”
法庭并未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