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8月4日电(记者 李佳赟)8月3日,“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鄞江营”在浙江宁波开营,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将与中国志愿者共同参与宁波市鄞江镇部分古迹的修建工作,实地体验燕尾榫、箍头榫、重檐金柱等传统工艺,了解中国传统古建筑构造形式、木结构搭建等“老底子”技巧。
鄞江镇是宁波府的前身和发祥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鄞江镇内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其中作为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833年,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涝、引灌的作用,并在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负责人stéphane表示,自己一直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很感兴趣,中国的古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这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希望中法双方的志愿者能密切配合,互相学习,在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携手合作。
在“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鄞江营”开营仪式上,中法志愿者还一齐向古建筑老工匠奉茶“拜师”。中方营员高婷婷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学校接受的建筑知识偏理论,比如斗拱等结构只在书本上学到过。老工匠则有地道的古建筑修复手艺,希望自己能一睹纯手工技艺的神奇。
据了解,此次遗产保护志愿者由国内外建筑师、教师、大学生等组成,在为期半个月的活动中,中法志愿者将共同参与到鄞江古镇核心区内光溪驿的修建工作中。
在宁波市鄞州区鄞江古镇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鄞江镇党委书记黄列看来,这一活动能唤起大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新审视,同时对于鄞江古镇的建设和它山堰旅游品牌的传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据悉,“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是面向公众的遗产保护交流学习平台,在公众遗产保护教育方面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欧美国家已流行实践多年,如今也已进驻中国,在贵州、山西、江苏等地开展了多期活动。
宁波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袁朝晖表示,“中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鄞江营”的开营,不仅为中法志愿者提供了一个遗产保护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参与到鄞江古镇的修建中来,同时也为“修复”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完)
中法志愿者携手古迹修建 传承老底子建筑工艺 -
杭州10:07 04.08.2016 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