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学习研讨

05.04.2016  13:15

3月29日至30日,省国资委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第一专题学习会,以“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结合《省属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开展学习研讨。党委书记、主任冯波声主持学习研讨并作中心发言。中心组其他成员及副巡视员黄京秀、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冯波声在中心发言时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并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立足于解决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实际应运而生,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灵魂。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全局中具有指挥棒作用。有了这根指挥棒,我们的发展思路就会变得逐渐清晰,我们的发展方向才不会有失偏颇,我们的发展着力点才不会失去准星。二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从过去较多利用出口扩张、投资扩大、要素投入、招商引资等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增强内生动力、扩大内需带动、加大创新驱动等新的发展方式,着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解决发展新问题、集聚发展新动力、实现发展新提升。三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导向是破解矛盾问题。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必须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冯波声强调,要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国资国企系统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十三五”时期是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面临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完善治理体系、转换发展动力、防范化解风险、夯实发展基础的繁重任务。推进“十三五”时期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必须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破解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新动能,培植发展新优势,开拓发展新局面。他指出,国资国企发展的基点在创新。要制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创新重点攻关,激发创新人才积极性。国资国企发展的支撑在协调。推动“十三五”时期省属企业发展,既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也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解决好这些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国资国企发展的希望在绿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重要论断,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好绿色发展先手棋,形成科学发展新局面。国资国企发展的空间在开放。要站在全球视野上培育竞争力,与一流企业对标,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要把全方位开放合作作为培育产业增长点的最直接抓手,抓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机遇,立足企业发展战略和比较优势,研究加强对外战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合作共赢的思路和重点,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以开放合作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国资国企发展的目的在共享。要进一步树立共享理念,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注重为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发挥更大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增强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国有企业发展的获得感。

冯波声要求,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抓紧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近期相关工作。“十三五”时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也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最为紧要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防控风险、补齐短板,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落地生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一是要科学确定好“十三五”发展目标,这是增强规划科学性、可行性的前提;二是要大力增强省属企业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赢得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三是要加大推进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是省属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四是要切实增强企业的软实力,这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五是要加快国资监管工作职能转型,为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冯波声指出,编制省属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一定要从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与省规划《纲要》对接,及时掌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体现贯彻到规划中去,努力使“十三五”规划成为引领省属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刚领性文件。

结合本次中心组学习主题,29日上午,还组织全委干部赴杭州云栖小镇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