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面向未来的文化建构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深厚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以2001年我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开端。10多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项目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由孤立、单一、有选择的项目保护,走上整体、系统、全面保护的阶段。特别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非遗”保护已走上依法科学保护的新路子。
随着第一次全国普查的结束,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的建立,抢救性保护、原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的提出和完善,我国的非遗保护得到了有效的推进,也得到了各界民众的高度认同,赢得了缔约国赞誉,并被称之为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国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数千年历史积累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故事里有中国非遗的实践与历程,是中国梦很好的载体,是可以亮给世界的名片。讲述好中国的非遗故事就是要立足现实生活,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客体,把具有民族科学大众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一大堆鄙陋八卦和破碎段子。既防止将非遗束之高阁,使之僵化变冷,又要警惕离开传统的根基和土壤讲创新、谈发展。
一、非遗的持久魅力在积累更在传承。人类在创造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生产消费、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娱乐游艺、礼仪信仰等民间习惯的总和,即民间民俗,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遗作为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劳动的结晶,深藏于经史子集和经典文献,留存于传统伦理道德,更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非遗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但不是一回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括千百年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如经史子集、四书五经等,也包括研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遗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最精华部分,包括建筑、服饰、饮食、音乐、书法、绘画、戏曲、舞蹈等等。对于个体的人,非遗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定向的价值内涵;对于一个民族,非遗是精神血脉的延续,是获取心灵滋养的精神家园;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非遗是人类的活态历史,也是坚实的现在和具有根基的未来。
文化因积累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具有巨大能量,都是适于本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无所谓是非优劣。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彻底否定自身传统作为实现理想宏图的前提条件是非理性、无根据的。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概推翻,一味否定,只会导致全民性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近年来,我国对文化的认知,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具包容性的眼光。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今日中国,凝结传统、植根创造、面向未来的非遗,既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整个社会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建构核心价值观的要素。
二、非遗的存在贯穿于技艺更体现在精神。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次巨大的冲击,中国当代城镇化进程是最为切近的一次。作为传统文化基因的携带者,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存在于“四书五经”、潜藏于“经史子集”,以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和建筑、服饰、饮食、音乐、书法、绘画、戏曲等等艺术门类相关联。非遗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质成果,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才是非遗的本体。由此切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文物)、自然遗产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又贯穿于技艺更体现在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挖掘阐发这一独特标识,意在引导人们更多地站在技艺特别是精神层面去认识领会,准确把握,关注非遗的前生、今世和未来。
非遗项目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现,展览、展演、展示只是非遗宣传工作的手段,其价值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例如古琴艺术,我们看到的是古琴,而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正因为如此,非遗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与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非遗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个体的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习惯习俗,更包含着人们的追求、理念、向往、愿景,直至信仰。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标识,构成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能量和精神生活的范式,也让拥有这些标识的人有了认同感和历史感。
“人”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充当着核心要素的角色。社会历史中的人既是非遗各种实践的主体,也是遗产发生影响的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其代表性传承人是从广大人民创造的文化沃土中生长出来的参天大树与奇花异草,所体现所贡献的精彩果实,代表了文化的追求与走向,显示着文化的思想、理论、创造力、想象力,精神活动的广度深度与精微程度,以至整个社会生活的质量与品位,更显示着抗逆性、适应性、开放性与自我更新的能力。非遗保护的旨归,是促进主体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的日常情感、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习惯获得持续的支持、完整的尊重和明确的传承,形成人类文化的积累性。
三、非遗传承的动力在民众在社区。要将非遗置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多视野、多维度中考察,打开民众走进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的一扇窗。非遗项目的显著特点是土、弱、小,非遗背后有着优美动听的故事,要向世界讲述,要在世界上用说得出、听得懂、传得开、信得过的方式,讲述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国故事。面向当代、面向民众、面向世界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呈现,传播中国保护理念、彰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软实力。
非遗的辉煌在民众就是以民众的眼光、平民化的表述去看非遗。以眼睛向下关注代表性传承人的真实情感,反映他们的诉求,真正让民众成为非遗的主人。要向日常生活靠拢,与普通民众贴近,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前十年,政府注重建章立制,出台了一部法律,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生产性保护实践获得世界首肯和赞誉。下一个十年我们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深化对非遗项目规律性的探讨和挖掘利用上,继续担当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一些地方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与地方戏曲也渐行渐远,如何对其进行针对性保护,如何做好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传承保护,相关部门正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持计划。遗产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遗产与环境密不可分,更不可割裂,防止传统村落、老街、老宅空心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载体。真正的源头活水在底层在民众,鲜活经验和创新智慧潜藏于社区街区。民间的力量远大于政府的力量,民众既是遗产的持有者也是传承者、保护者。这一理念既体现联合国公约要求,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保护实践的重要经验。
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产业、旅游、创意产业,植根丰富的非遗资源,将民族传统文化做成品牌,通过市场推销出去,成为今天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生产性保护不仅仅意味着物质层面的技艺传承,还应拓展到对舞台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层面。同时非遗项目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工艺品的工业流水线生产,核心技艺要防止机器化和规模化,选徒带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随意改变。分门类分批次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系统培训,把现代造型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手工艺,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眼界和学养,让传统的“匠人”向艺术家转型。促进非遗传承与初级教育的融合,以中小学教育改革为契机,争取将传统手工技艺类特长纳入特长生的招生考试范畴;争取把非遗传承人培养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将非遗课题研究纳入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及人文社科基金申报范围,鼓励高校设置非遗重点实验室,集聚各方智慧,使非遗保护研究常态化、科学化;严格控制国家级非遗项目规模,适度扩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规模,有步骤逐步完善调整结构,审慎调整传承人资金补贴标准。
非遗传承保护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挖掘的重要实践,更是厚重的文化建构。讲述中国非遗故事,让世界加强对中国非遗经验、道路和奇迹的解读,充分展现中国非遗道路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让世界更准确、更全面了解中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面向未来思考、脚踏实地工作,把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是我们的使命。“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正是通过唤起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