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守旧与创新
“30年前学手艺,就像捧到铁饭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苏美颜14日在文博会现场称:“30年后,年青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
57岁的苏美颜小心翼翼地在微雕上抹色料:“不少徒弟学了不久就转行做其他职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门陶塑微雕已有30多年了,目前该技艺也面临“后续无人”的尴尬局面。
石湾微雕是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之一,资料呈示其技艺最早兴于唐宋。
与其观点相同,记者当天在文博会上采访到惠州市惠阳某藤木家具厂生产部经理曾运中,他说,现在就业、创业选择多,年轻人怕吃苦,藤编企业很难招到愿学藤编的年青人。
当天,珠海展区的“装泥鱼”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表示,为保护起源于当地的集手工编织、捕鱼技术于一身的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斗门区政府将大角头水闸至连湾闸海滩一带划为泥鱼生态保护区,还安排‘装泥鱼’非遗传承人每周到乾务小学去授课,从娃娃抓起做好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中山市红博城董事长林孟礼分享了自己保护非遗的想法,该司创新“多维整合”运作模式,去年以来吸引了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长槐、潮州意溪木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培臣等入驻。林孟礼的目标是与广绣、陶艺、端砚等非遗项目“抱团发展”,“以一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一城推进产业文化升级、以一城带动红木产业真正红起来。”
珠海亮森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则提供另一种保护非遗项目的样本,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夏忠勇介绍,墨彩技艺始见于清朝康熙中期,多用于国产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瓷器,犹如白纸作画,浓淡相宜,洁净素雅。
为了将该技艺更好传承,夏忠勇、梁德华师徒与亮森森董事长李建成合作,开发出带墨彩描金图案的陶瓷望远镜,14日当天还与一家香港贸易公司签订了1.5亿元人民币的外销合同。
藏传黑陶工艺流传于青海囊谦,已有4000多年历史,白玛群加当天跟记者聊起经验时说:“我现在带了120个徒弟,最小的十六七岁。”
白玛群加原是美术教师,他在23岁时向老艺人扎旺学习手艺,如今已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囊谦藏黑陶传承人。
为了将该门手艺传承下去,白玛群加教孤儿和乡村残疾儿童学习该技艺:“他们都非常热爱这门手艺。”
白玛群加向记者表示:“将囊谦藏黑陶工艺流传下去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