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研究所: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向好

22.10.2014  21:14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三季度GDP增长7.3%,创22个季度新低,引发了国内外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长减速相当程度上是短期扰动因素影响的结果。虽然目前还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一些影响经济下行的风险和问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仍有望实现年初预定目标,在中长期也具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条件。

  三季度经济增长受短期扰动因素拖累。三季度特别是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滑坡明显受到基数、天气和库存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从基数原因看,上年8月份工业增速达到10.4%,为年内最高点。从天气原因看,今年8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比上年同期低1.5℃,气温偏低影响了电力、煤炭行业的生产导致其出现负增长。从库存情况看,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5倍,高库存引发了企业的去库存行为,导致工业行业增速明显下降。到9月份这些短期因素影响减弱,工业生产就明显出现了回升,回升幅度达到了1.1个百分点。

  三季度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季度虽然经济减速,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亮点不少,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以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产业结构优化更趋明显,三产的比重达到为46.7%,其比重和增速均高过了第二产业。消费引领的需求结构正在成形,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投资贡献率高出7.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因素。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继续亮丽,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高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倾斜。能耗等指标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6%。

  全年经济增长可望实现年初预定目标。展望四季度经济增长,一些导致三季度经济下滑的短期性和周期性扰动因素如高基数和低温天气将很快消失,而积极有利因素在增多。就业形势良好、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等热点增长迅猛为消费延续平稳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持续改善,外贸出口形势继续好转,出口增长将有所加快。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大项目审批进程加快,建设力度加大,基建投资增长将有所提速,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促进企业提升技术改造投资,房地产金融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回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9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回升,可适度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7.4%,可实现年初预定的目标。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阶段,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尽管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等一些原有优势在减弱,但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从供给面看,我国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的质量明显提高,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校和毕业大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研究开发投入年均近20%的快速增长,绝对量居世界第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大批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消费看,居民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扩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逐步形成,将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从投资看,目前我国真实的城镇化率还不足50%,城市发展中对民生工程、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城市排水、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投资需求;同时,中西部和农村发展中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不断深化的改革将为培育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潜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在中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从而在十三五结束不久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孙学工杜飞轮刘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