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大闸焕新 江河安澜
大闸焕新 江河安澜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进入“新闸站时代”
闸门外,是船只繁忙穿梭的甬江;闸门内,是悠悠流淌、诉说着岁月沧桑的江北大河。内要防洪,外要挡潮,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孔浦大闸,早已墙面灰黄,刻满历史的痕迹。
孔浦大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骨干河道江北大河与甬江交汇处,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中,孔浦大闸为保障江北大河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 大闸在慢慢老去。 前不久,在施工人员的持续奋战中,新建的孔浦大闸配电工程顺利完工。 这意味着新建大闸已具备全面发挥功效的能力。
水利兴衰,事关城市未来。在悠悠江水的见证下,新老大闸即将迎来历史性的交接。这是江北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历史性节点,更是基层水利人的逐梦之路。
见证兴衰:水利人坚守老闸四十载
“当时,它是宁波市最先进的闸门之一。”说起孔浦大闸的历史,管理员应惠根如数家珍。
1978年,应惠根在宁波市水利机械厂上班,负责厂里机械的维修和养护,所以常被派到孔浦大闸检修设备,也因此和大闸结下了缘分。2001年,宁波市水利机械厂改制,当时正缺管理大闸的工作人员,应惠根对大闸比较熟悉,且懂得维修养护,于是便留了下来全职看护大闸。潮起潮落,闸起闸落间,应惠根为孔浦大闸守护了近40年。
当时的大闸普遍以人力来升降水闸,孔浦大闸却早早用上了电动提闸机。在那个建设物资靠指标供应的年代,孔浦大闸因为受重视,在建设中还特批了专门的水泥、钢筋和玻璃指标,建设了一个有玻璃窗户的管理用房。“当时的水闸管理用房,基本上是木窗,而孔浦大闸光是这个玻璃窗户就已经先进了不少。”应惠根说。
防洪、防潮、船运……当时年轻又先进的孔浦大闸用处很大,还配套建设了升船机,是江北东部地区内河通甬江的主要航道。船长7米、宽3.5米以内的内河航运船只能够翻越大闸。
“守闸是十分枯燥的,夏秋季多台风,冬天要防咸潮,大闸离不开人。特别是台风来的时候,要保证24小时闸站里有人值守,整晚不睡觉是再正常不过的。”应惠根说。
随着现代水利设施的建设,孔浦大闸也逐步退出主战场。但因为位置的重要性,孔浦大闸仍然是江北区运行效率最高、工作量最大的水利设施之一。
“其实在2012年,我就应该退休了,只是舍不得这个大闸,它就是我的老战友和老伙伴。”本应退休的应惠根,仍然向单位申请再干几年,徒弟顾桂华也在那时来到了闸站。观察风向、判断水位、闸机组的维修和养护、备用发电机的使用方法等,这些应惠根攒了几十年的经验,都一一向徒弟悉心传授。
大闸新生:江北水利进入“新闸站时代”
守闸人需要传承,孔浦大闸也期待着有一副新身躯。
年岁已久的老闸,防潮能力已不足5年一遇。同时,因为缺少强排泵站,大闸在内涝期间无法通过强排降低内河水位。
2017年3月, 就在老大闸的身前,一座崭新的孔浦闸站新建工程正式开工。 “此次新建工程包括改建水闸1座,总净宽拓宽至21米;新建泵站1座,设计规模40立方米每秒。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江北区农水局水利科科长彭来忠介绍。
以前,在台风等强降雨天气来临时,孔浦闸站要面临严峻的防洪排涝压力,闸站值守人员必须不间断值守才能确保安全度过高水位期。即便如此,江北中心城区和江北平原片区也常常饱受内涝之苦。“今年5月,大闸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台风‘安比’来临前,经过紧张奋战,大闸正式通水。如今配电工程也已完成, 意味着大闸已具备全面发挥功效的能力,待后续验收完成后,可正式投入使用。 ”彭来忠说。
如今,新建的强排泵站已成为江北当下可用的最大规模强排泵站,其对甬江的挡潮能力将由原来的不足5年一遇提升到百年一遇,配合江北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大闸的自排和强排功能,还能大幅度减缓甬江、庄桥乃至于整个江北中心城区的排涝压力。此外,新建的大闸还能通过水位控制,引入姚江水域的优质水资源,改善江北大河水生态环境。
孔浦老闸渐渐远去的身影,宣告着江北水利正式进入了 “新闸站时代”。
作为江北最后一个完成现代化改造的中型闸站,孔浦闸站更成为了江北工程水利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节点。“自2008年开始,借力宁波市‘三江六岸’改造提升工程,我们共完成了18座水闸的现代化改造以及姚江堤防工程,孔浦闸站是最后一个。”彭来忠告诉记者。
江河安澜,是所有水利人的梦想。治水强基,方能保一方平安。年复一年的潮涨潮落,大闸和它的守望者们,在机械与机动的切换中,在每一天的苦与乐里,兢兢业业地,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