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应坚守中国表达
论坛现场
2015年8月,首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在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深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我们的戏剧——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为主题,分别就“戏曲的美学传承与转换”“戏曲的生态与传播”“戏曲的民间与地方”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今年5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再次将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集结西子湖畔,以“戏剧的中国表达”为主题,分析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繁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探索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舞台艺术及舞台艺术理论评论发展创新的话语体系,彰显当代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青年文艺评论队伍建设
初见成效
近一年来,在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的同时,文艺评论对戏剧领域呈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保持着持续的关注热度,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表现尤其活跃。
“我国文艺要繁荣,我们的评论要发展,都离不开青年艺术家、评论家的努力和贡献。”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说。2015年以来,为凝聚、团结和服务广大青年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稳步推进相关工作,除了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评协还在创建的22个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把“西湖论坛”作为浙江基地的常规项目给予支持。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还把“西湖论坛”纳入其中,提出“支持办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
青年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在本届“西湖论坛”上初见成效。参加论坛的近30位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触及的都是当下戏剧发展的热点、焦点和前沿话题,发言锋芒毕露。本届论坛学术主持、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导演王晓鹰在学术总结中用了几个字进行评价:“第一个是新,第二个是真,第三个是忧。”他进一步解释,新就是新锐,是新的观察、新的思路和新的表达;真就是真实、真诚、真切,大家直言不讳,非常可贵;忧就是忧虑、忧思,可以看出年轻评论者探索问题的精神能量,体现出年轻人的情怀与担当。
“他山之石”不只让人开阔眼界
近几年,越来越多原汁原味的外国剧目正通过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乌镇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10余个大大小小的戏剧展演活动,同中国观众见面。这些演出来势之猛,影响之大,引发了媒体和业内持续关注。
《文艺报》副编审徐健认为,探讨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辨析这些外国戏剧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特色固然重要,但是在开阔眼界、饱览景观之余我们还需要冷静的思考:新阶段什么样的外国戏剧是我们最需要的?它们的演出价值是否被我们真正发掘?中国话剧距离外国戏剧究竟有多远?
“‘世界戏剧已经走得很远了’,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却道出了世界戏剧的发展规律:在变化了的时代面前,尽管遭遇了生存的困惑和美学的危机,可戏剧创作者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传统的戏剧强国仍在不断地砥砺前行。今天,我们关注外国戏剧引进潮,不是为了提倡中国话剧的全面西方化,也不是为中国话剧树立未来的偶像标杆,而是希望中国话剧能在‘西潮’中重新思考前行的方向,少一些好大喜功,多一些沉淀、多一些远见、多一些真诚。让戏剧回归戏剧,让戏剧与我们的当下走得更近、更真实一些,给戏剧更多思想碰撞、人性反思的空间,这不仅是优秀的外国戏剧探索者们用实践追求的,也是今后中国话剧真正赢得观众认可的正道。”徐健说。
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谷海慧认为,大量国外剧目的引进,让“放眼看世界”成为常态,也因此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戏剧观众群体。“他们不仅肯为戏剧掏钱,而且具有包容的艺术眼光和稳健的审美心态。对于中国戏剧而言,这是很好的起点。”
“他山之石”不仅让中国戏剧人开阔了眼界,更应该清楚自省。“中国当下演出市场热闹繁荣,戏剧演出团体、演出类型及演出剧目从内容到形式等,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及资金的支持。但若回归艺术创作的本质,在艺术本质上的多元却并未得到真正实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胡薇尖锐地指出,“一度创作的孱弱、戏剧精神的衰微、舞台表现手段的趋同以及诸多自以为是的创新等,共同宣告着中国戏剧的危机。对于戏剧内涵及本质精神的追求,正在让位于一些肤浅的立竿见影的形式和手段。随着肯下笨功夫的人越来越少,各种形式的戏剧演出越来越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高的、能引人思索或是真正能流传下来的作品却寥若晨星。”
坚持中国表达 树立文化自信
一方面,大量外来戏剧被引进,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另一方面,一大批本土原创戏剧纷纷亮相,褒贬不一。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戏剧如何更好地在本土传统与外来样式之间寻找一种适应当下的、有中国气派的表达,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从首届“西湖论坛”关注戏曲的传承发展,到本届“西湖论坛”聚焦戏剧的中国表达,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强调自身建设的着力点,参加论坛的众多年轻人对此也有着明确的共识。
“中国话剧真正的图腾,在千年浸染中国人精神的民间艺术之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黄锐烁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在中西方深入交融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关注被忽视、遗忘和丢失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那是中国话剧真正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可以为中国话剧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与技法营养的图腾。唯有如此,中国话剧方有底气去融入世界,去化用多方的戏剧观念与美学,为这片大地上的观众提供真正水乳交融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陶庆梅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戏剧民族化已经有过几次讨论。“上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旗帜下,展开过一次积极的探索,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主义艺术观进入主流的视野中,中国戏剧人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遭遇中,既是在学习西方现代主义,也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中重新触碰东方与中国艺术的原理。而我们今天重新回到中国戏剧民族化的问题,是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在今天,我们以民族复兴作为目标的当下,戏剧民族化意味着我们对于中国戏曲所附着的传统文化更多的自信,也意味着从传统中生长出新的表现方式,也将更为从容。”
在舞评人、导演、编剧梁戈逻看来,通过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传统戏曲等方式,在轻松愉悦中,在潜移默化下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民族精神。他说:“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东方故事,展现东方审美,传达东方哲学。”
西湖论坛秘书长、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教授沈勇总结:“本届西湖论坛选择以‘戏剧的中国表达’为题,除了邀请理论评论青年才俊,还邀请了部分青年独立戏剧创作者,在人员构成中除了有博导还有在校研究生,并邀请一直在创作一线的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作为学术主持,主要想传递这几方面的意思。首先,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建立文化的高度自信。研讨‘戏剧的中国表达’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理顺我们的创作思路,以中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讲好具有中国哲思与情怀的故事,表达中国精神,并把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精神的作品传递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众。其次,‘西湖论坛’凝聚的是全国有情怀、有担当、有视野、有高度、有朝气、有洞见的青年文艺评论者,我们除了在理论评论上要有所建树,更要与当前的文艺创作相结合,真正体现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责任与担当。最后,‘西湖论坛’将在全国各地开设分会场,并会拓展研讨的内容与范围,影视、网络文艺等大众关心、业界需要的问题,都将是我们青年文艺评论者研究与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