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在杭举行 开放共享普惠多元成新方向

07.09.2017  15:15

  "结善之家,必有余庆。" 9月5日,是我国法定的"中华慈善日","2017中国慈善文化论坛暨第四届西湖论善"在杭州举行。以"接通善道——跨界、融合、创新"为主题,来自学界、商界、慈善、政府、媒体的近百位业界学者,解读我国慈善文化发展大势,分享跨界合作成果,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呼应社会需求的慈善价值体系。

  "目前我国以《慈善法》为核心的慈善制度体系比较健全,形成了一个人人参与、公开透明,互动的全生态慈善文化环境。"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认为。同时,也存在着慈善捐赠、志愿服务、慈善项目的精英化、圈层化倾向,对深层次社会需求的了解和关怀还不够。在他看来,这需要培养让普通人参与慈善的观念转变,以及让更多慈善资源、慈善服务向偏远山区、基层一线倾斜。

  向善的力量一直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勇耀认为,3000年前,《易经》有云,"结善之家,必有余庆";2500年前,越国忠臣范蠡"三聚三散"钱财被世人称为"慈善鼻祖";1000年前,范仲淹千亩义田唤起乡村乡贤的救济行动;500年前,浙江嘉善同善会的善行影响了几代人;100年前,浙江湖州的王一亭以亿元巨资投资慈善事业,被誉为"民国慈善第一人"。目前,浙江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近4.9万个,另有12万家纳入备案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社区慈善组织。浙江的社会捐赠稳步增长,浙商参与慈善的热情更加高涨,浙江互联网慈善井喷发展,大众化、便捷化、年轻化的网络募捐方兴未艾,社会企业、慈善信托、慈善金融等各种慈善新生态逐步形成,慈善事业跨界融合成为新现象。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认为,随着文化自信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必须重视慈善文化中的文化慈善。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慈善实践为例,"保护长城加我一个"的公益项目,实现了民众一起参与修缮长城的新慈善理念;"拯救老屋行动"的项目则以"基金会+产权人+政府配套"的方式,通过五年的时间,把全国贫困地区重点县的老屋保护落地。

  "全民慈善公益是现代国家一个善道,要把慈善公益变成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一部分,而不是我们外在的一种特别的好人好事。"论坛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丙中的观点获得了众多与会学者的认同。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也认为,信息时代的慈善事业应该是开放的、共享的、普惠的、多元的。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发起人、名誉理事长汪力成认为,做慈善事业需要思考意义最大化的问题。由他发起的慈善基金会已成立十年有余,主要精力聚焦在教育,帮助那些寒门学子完成他的梦想。现在,基金会也在研究,是不是应该像经营企业一点一样再去进行放大,比方说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老师以及他的教学手段,用这个方向也许效果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敦和基金会理事康晓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陈明等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有启发性的发言。在下午的案例分享环节中,嘉宾们则相继介绍了"爷爷奶奶一堂课"、"新乡贤工程"等成功经验。

  本次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浙江省慈善联合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及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国慈善文化论坛至今年已是第二届,第一届于2016年在深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