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史上的西湖印记

06.12.2016  05:31

中国宪法史上的西湖印记
——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江南冬日,细雨清洗过后的葛岭,松柏青翠。

  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杭州北山路84号大院内,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仪式在此举行。

  这是我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在这里起草。这部宪法奠定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杭州在中国宪法史上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湖稿’是1954年宪法的重要基础”……现场的介绍,把大家的思绪带进了历史的长河。

  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

  沿小路拾阶而上,香橼、枇杷树映衬下,一栋依山而建的青灰色二层小楼出现在眼前——北山路84号大院30号楼。当年,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于去年正式启动建设,承载了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等多项职能。

  这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现被分为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大展区,全面展现有“西湖稿”雅称的“五四宪法”的诞生经过和深远影响。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毛泽东来杭途中所说的话如今被镌刻在序厅的墙壁上。中国宪法历史上,有了西湖印记。

  进门左转是复原陈列馆,复原了毛泽东当年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场景。一摞摞各国宪法文本和资料摆在桌子上,成为“搞宪法是搞科学”最直接的见证。

  主题陈列分为6个单元,依次是制定“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毛泽东主持“西湖稿”起草、全国人民参与大讨论、“人民的宪法”获全票通过、“五四宪法”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全面实施宪法,以时间为顺序,以宪法的制定与实施为脉络。

  据悉,陈列馆目前共征集到实物、图片、文献等历史资料3000余件。“筹建陈列馆时,中央和省、市档案馆提供了大量档案资料,包括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制定宪法、起草宪法、修改宪法等重要指示,以及对宪法的有关论述等。”陈列馆负责人介绍,在征集过程中,不少杭州市民积极参与。杭州市民韩一飞提供了一些珍贵的照片,他说参与的过程让他对“五四宪法”和宪法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今后将成为杭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场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葛岭朝暾,气象万千。84号大院外游人如织。杭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辛薇说,在此建馆,有特别的历史深意,也更能发挥陈列馆的公益性、开放性、宣传性和教育性。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处处显现

  63年后,当我们再次踏入宪法起草故地,“西湖稿”从构想到成稿的77个日夜,依然历历在目;背后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处处显现。

  1953年12月24日下午4时,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开北京,12月28日凌晨到达杭州。在长达两个半月的起草期间,他住在刘庄,每天下午到北山街84号大院办公。

  “毛主席思考、研究问题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往往一办公就是一个通宵。”在复原陈列馆,讲解员讲述着一个个细节。

  宪法是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五四宪法”起草中,毛泽东非常注重条文的简明,草案共106条。起草中,毛泽东对草案的每一部分内容反复进行研究和论证,许多条款是他亲自起草的。

  “五四宪法”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武装斗争取得全国政权以后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宪法,起草过程非常科学、严谨。“往往是杭州起草好一个稿子,就派交通员送到北京。北京方面立即安排讨论,把讨论后的修改意见反馈到杭州。杭州再根据意见加以修改,修改后的稿子再送北京。”讲解员说,陈列馆展出的多份电报复印件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是一部人民的宪法。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又经过全国人民历时两个多月的讨论,全国各界共有1.5亿人参加,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极为罕见。

  “这些照片就是当时全国人民在各种场合讨论宪法。有的在防洪大坝上,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学校……”讲解员指着数十张有些泛黄的照片说。

  “我国现行宪法是在‘五四宪法’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修改通过的,其中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源于‘五四宪法’。”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金延峰说,挖掘其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对于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精神孜孜以求薪火相传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千百年来,法治社会是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也是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薪火相传、不忘初心,“五四宪法”体现的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精神成为一种执政追求、一种社会风尚。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作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全会指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并规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南侧有一个可用于宪法宣誓的平台。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宪法、铿锵有力的誓词,将成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的见证。

  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先行区,浙江以“五四宪法”留下的精神财富为激励,砥砺前行——

  2006年4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率先开始建设法治中国在省域层面的实践探索;

  2014年12月,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提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10年步履铿锵,法治的力量推动着浙江社会稳定与进步、经济发展与转型,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与生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拓展,法治政府强力推进;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走进群众;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学法用法守法蔚然成风。浙江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省(区、市)之一。参加开馆仪式的杭州市人大代表樊德珠说:“这个陈列馆是依法治国的展示平台,也是法治浙江建设的亮点。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63年前那个由冬到春的季节,一部大法与一座城结下深厚渊源;30多年前,敢向涛头立的浙江人勇闯改革开放大潮;今天,不忘初心的浙江人来到新中国宪法起草地,抚今追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继续步履铿锵地前行在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