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民生成效斐然

05.03.2015  15:56

        去年水文地质调查成果解决30万人饮水问题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2014年,该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部署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探采结合,应急抗旱,助力扶贫攻坚。据统计,为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区人畜饮水困难,中国地调局2014年在乌蒙山区、太行山区、大别山区、沂蒙山区等地区累计部署1:5万水文地质调查3万平方千米,钻探进尺2万米,施工探采结合井170眼,总出水量7万方/天,解决了30万群众饮水问题,让贫困山区群众分享到了国家的地质工作成果。

  乌蒙山区是国务院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也是国土资源部扶贫联系点。中国地调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去年部署1:5万水文地质调查5600平方千米,施工探采结合井26眼,总出水量1.2万方/天,可解决7万人、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和1.4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近几年来,中国地调局在该区域已累计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9400多平方千米,实施探采结合井45眼,总出水量2万方/天,可有效解决当地12万人、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以及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

  中国地调局在严重缺水的甘肃环县深层地下水勘查也取得突破。按照“以探为主、探采结合”方式,该局创新成井工艺,成功实施1眼深1100米的供水井,出水量5200多方/天,结合已建的淡化处理工程,可解决当地约5万人每天的生活用水。

  阜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扶贫点。针对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中国地调局与当地政府沟通,以县域为单元部署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圈定找水靶区12处,施工探采结合井8眼,解决了5000人饮水问题。调查中发现多处地热泉点,发现1处具有重大旅游开发潜力的溶洞景观,为当地经济多元发展和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阜平县政府还以工作简报形式将中国地调局调查成果报送给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抗旱找水方面,中国地调局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2014年6~8月,河南、湖北等省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城乡供水紧张,农作物受旱严重。为支援抗旱救灾,该局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料优势,以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积极服务应急抗旱找水,在鄂北丘陵山区随县和应城县、河南嵩县、内蒙古商都县、宁夏中南部,依托已部署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紧急施工应急抗旱井,累计投入钻机15 台、技术人员160人,完成地球物理勘探点1600个,水文地质钻探2600米,水文地质钻孔18眼,总出水量8000多方/天,解决了7.5万人的干旱缺水问题。同时,该局组织中国地质资料馆,通过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公开旱区省份2300多项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目录,供抗旱找水打井使用,协助有关单位及时掌握受旱地区旱情和地下水动态变化,开展综合分析,为抗旱打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