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端午图绘中的人文精神

31.07.2020  13:02

中国古代的端午图绘题材颇为丰富,包含了龙舟竞渡胜会、“端午景”、采药草、悬艾人、送瘟神、射粉团、赐枭羹、系彩丝、裹角黍等诸多端午民俗,极具人文意蕴,也传承了移孝为忠、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国端午文化的深层内涵。  

端午图绘中的人本精神  

中国古代的人本精神,主要是重视人的生命意义和主体价值。中国古代端午图绘呈现出来的正是“以人为本”的风俗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意识的传承。

古人称夏历五月为“恶月”,亦称“毒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俗谓该月毒虫滋生,瘟疫流行,易得病灾,故名“恶五月”。在邪毒、疫情最为活跃的五月,古人本着对生命的尊重爱护,开启了这样一个全民防疫祛毒、避瘟祈求健康的节日。汉代《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人们蓄兰沐浴,端午节也因此曾被称为“浴兰节”。《夏小正》记载,五月五日人们蓄釆众药以蠲除毒气。清代《燕京岁时记》也记载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

这些端午风俗在清代徐扬《端午故事图册》里都有描绘。《端午故事图册》共八开,第三开是《采药草》。这幅画工笔设色,画中林木苍翠,山色回合。山径崎岖处,怪石奇花,不可胜数。一成年男子在山径左侧,两孩童在山径右侧,构成了画面的平衡。一孩童蹲地沉醉在心爱的药草之中,一孩童貌似发现了珍贵药草雀跃着跑向成年男子,男子驻足回头慈爱地微笑回应。画上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

端午故事图册》的第五开是《悬艾人》。何谓“艾人”?北宋《政和本草》卷九“艾叶”条引曰:“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人们在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可见,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且把艾束为人形,悬在家户门口。《悬艾人》画中一稚童左手牵着母亲的衣角,右手提着蒲扇,稚童的母亲则轻柔地挽着另一妇人的胳膊,对着大门口悬挂的艾人,两人絮絮而谈。整幅画人物性格温婉亲和。画面设淡雅青绿色,然稚童的小红上衣、小红鞋子,稚童母亲发髻的一圈红色装饰以及另一妇人的红色裙带,与端午节的石榴红甚为应景。画上自题曰:“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佩戴植物辟邪,一开始是菖蒲和艾草,后来又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菖蒲、艾草合称“天中五瑞”。《清嘉录》记载,五月端午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号为“端午景”。妇女又簪艾叶、榴花于头以辟邪。

明代陆治《端阳即景图》绘萱草、蜀葵、石榴等花果,勾花点叶之沉着细劲间,把画家之胸中奇气与端阳时节的江南风情融合在一起。清代画家任颐《端午图》以犀利笔触画艾草,在直立的艾草后面又辅以菖蒲、蜀葵等花卉,画面右下端画端午时令水果枇杷及一条鱼。王贵忱边跋:“此写端午节礼俗清供图真迹。

药蟾”也会出现在端午礼俗清供图上。《淮南子》所谓“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其中“鼓造”即蟾蜍。后魏《齐民要术·杂记》有五月捉蛤蟆制药的记载。清代《吴趋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清代罗聘《端午图》就绘一被缚住一条腿的蟾蜍,蟾蜍后面是葫芦、石榴花、艾草、蜀葵与时蔬水果组合的花卉果篮。

端午景”不仅可瓶供、可插戴妇女头上,也可背在孩童身上。明代佚名《龙舟竞渡图》画面有两个小孩牵着手去看赛龙舟,其中一个小孩就把“端午景”背在背上。古代妇女剪彩帛制成虎头,上缀大蒜、八卦符、小粽子等物,系在儿童背上用以辟邪。 

端午图绘中的乐群贵和  

儒家思想“礼之用,和为贵”,便是主张群体和谐相处以求得社会的稳定和凝聚。这种“乐群贵和”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端午图绘中表现为三种类型。

一是赐枭羹图中的君臣和美。关于“赐枭羹”,唐代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五五云:“枭羹,《乐书》注云:汉令郡国赐(当为‘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唐玄宗曾作《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序中详细描述了端午宴会的内容,其中提到“庖捐恶鸟,俎献肥龟,新筒裹练,香芦角黍”,所谓的恶鸟就是枭。唐玄宗在序中借端午节传说中的孝女曹娥和忠臣屈原,教化全体臣民、赞美股肱之臣。“赐枭羹”的政治寓意正如苏轼在组诗《太皇太后阁》其六中所云:“长养恩深动植均,只忧贪吏尚残民。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唐玄宗在序中还提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就是希望通过端午赐宴建立良好和谐的君臣关系、社会关系以使民心安稳、社稷昌盛。

端午故事图册》第二开《赐枭羹》构图简洁,突出表现了殿前长阶上两人谦恭尊礼的和乐之美。画上自题曰:“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二是斗草图中的嬉戏和乐。五月五日古人有并踏百草之习俗,因此就有了斗百草之戏。如《事物纪原》卷九“斗草”条引曰:“竞釆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斗草”也叫“斗百草”,有武斗和文斗之分。

清代金廷标《群婴斗草图轴》绘临水坡岸,“垂杨奇石草芊萋,红绿倾篮斗贾低”。这幅画把十个男婴在“武斗”全过程中的童稚顽皮、天真烂漫描绘得各具情态。明丽的敷色更是洋溢着儿童们端午斗草嬉戏的欢快气氛。正如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明人吴兆在《秦淮斗草篇》中所描绘“文斗”过程曰:“君有麻与臬,妾有葛与藟。君有萧与艾,妾有兰与芷。君有合欢枝,妾有相思子。君有拔心生,妾有断肠死”,表现的就是这种斗法。明代陈洪授《斗草图》绘湖石老松下,五个女子围坐在空地上玩斗草游戏。老松之遒劲、湖石之厚重与女子的轻灵淑婉构成鲜明对比。画中两名女子正在斗草,另两名女子用衣裙兜着大捧的花草笑意盈盈地跃跃欲试,还有一位女子端庄而坐,凝神观战。女子“文斗”文静雅致,吟吟笑语间而分胜负。可见,无论是武斗还是文斗,端午斗草的习俗都是深入人心的。

三是龙舟竞渡图中的民风和淳。端午龙舟竞渡相传本是为纪念屈原,唐代之后,端午龙舟盛会习俗蔚然成风。徐扬在《端午故事图册》第八开《观竞渡》自题画云:“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范成大《竹枝歌》云:“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端午节游人观渡中表现出来的物阜年丰、百姓安乐之和淳民风,在清代王概的《龙舟竞渡图》中也有所表现。画中江水浩渺,小龙船疾划如驶,金鼓之声与水声相激,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江中点缀着渔家小舟,江边古木垂萝、松石竞秀,人们在岸边的屋舍茅亭结伴观渡。整幅画疏淡浓墨相间,皴点粗放,苍劲深厚,极写山家水村的民风之淳朴、百姓之祥和。

中国古代端午图中的“乐群贵和”诠释了个体命运同群体的息息相关,主张把仁义、正义、宽容、和谐、奉献等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在群体互动中拥有伦理道德的自觉。 

端午图绘中的天伦之情 

端午故事图册》第六开描绘《系彩丝》。关于系彩丝,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长命缕,一名续命缕。《系彩丝》表现了人们在端午节时臂系彩丝以辟邪的习俗。但画中特别温馨的一幕是一少年俯身给端坐的长者系五彩丝。画上自题:“系彩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可见,这是晚辈对长辈安康长寿的祈福。画中少年恭敬专注的背影与长者慈蔼的眼神相映成趣,整幅画弥漫着浓浓的天伦之情;画面中长者人物形象居于正中,少年偏向一隅,这便在空间构图中展示了尊长的天伦之礼。

端午故事图册》第七开是《裹角黍》,画上自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风土记》云:“端午日,以菰叶粘米粟枣,灰汁煮熟,谓之粽。”又有一说:开元宫中造粉团及粽,以小角弓射之,中者方食,故曰角黍。《裹角黍》图在展现端午风俗的同时,让人感受到的是其乐融融的和睦的家庭氛围。画面的主体是住宅后院,一妇人坐在条凳上一边料理包粽子的食材,一边用柔和的眼神看着桌子对面专心包粽子的孩童。孩童的双手刚好够得上桌子,虽然他的动作有点粗拙,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包得非常认真。孩童旁边是一个幼儿,他还没桌子高,但也站上小脚凳来帮忙。另一妇人站在幼儿身旁,一边用左手护住幼儿的背以免他站不稳摔下脚凳,一边跟大人聊天。长桌子前面的空地处,一妇人蹲在地上洗粽叶,一个幼童蹲在边上帮忙,妇人微笑着给孩子示范,孩子则扬起小脸专心地听着。从景观上看,后院的水井、梧桐和棕树呈三角型构图,空间上给人放松的感觉,粽叶和树的绿色又弥漫着温馨而有活力的生活气息,整体上营造出母慈子孝的亲子关系。

综上所述,端午风俗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长期经世处事、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并在不断积淀和传承中发扬光大,而升华成一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神特质。

(本文系2020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古代风俗画研究”(M20JC062)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维昭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