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1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诞生记
诞生于上海世博会前夕的“菜场书屋”,4年来陆续扎根在上海市虹口区22家标准化菜场中,使数千名来沪摊贩工作之余有了健康的“精神食粮”。
华文社区公益书坊项目研发出10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及课程,打造了一个专家型、导师型文化义工团队,供社区居民按需点选、统筹配送。
“文化书场进社区”项目是青浦区练塘镇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政府落实资金,开展骨干培训、节目编创,送演下乡的足迹遍及全镇25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
4月17日,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2015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在此举行。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首批2014年度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101个创新项目的代表上台接受表彰。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花引得百花开。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中,上海市格外重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文化创新,汇聚民间智慧。推荐、评审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就体现出这样的思路。经过认真梳理,通过媒体公布了首批24个示范项目,以此鼓励全市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评选出更多群众喜爱、参与度高、惠及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产品。
截至2015年2月15日,全市共有204个项目提交了申报材料。一个月后,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小组邀请公共文化专家、市区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机构、街镇、媒体和市民代表等进行集中评议。
“我觉得有些市级机关、单位申报的项目很一般,属于他们的正常业务,不具有示范品质。”市民代表柏万青快人快语,当着一些申报项目负责人的面直言不讳,“远不如区县、社区一些正能量、创意性的项目。我们的评审要注重激发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力。”
“市级项目理应要求更高,纯业务性、一次性的项目不宜推荐;要重心向下,多关注区县、社区、社会组织的创新项目。”上海社科院原院长尹继佐作为评审员说道。
世间事在于细,成于严。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101个创新项目的评议会,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到了讲真话、讲实话,收到了公平公正的效果。于是,金山区“两个六点半”公共文化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该项目在农村社区人群集聚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早上六点半”文化服务进茶馆和“晚上六点半”文化活动进广场为阵地,切实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盲人编剧“独守”无障碍电影项目获得了评议会的高度关注。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失明的电影业退休人员蒋鸿源,连续7年义务为每月一场的盲人无障碍电影撰写解说词。虽困难重重,他却为广大盲人的文化需求长期坚守着这份责任。
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实践,在基层。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靠的是上下联动、群策群力。如上海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平台是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大平台,其首创的“选菜点单”式配送有效对接市民的文化需求,深受社区百姓欢迎。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的社会组织、社会主体,以多种方式为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和产品,如由民间机构主办、在K11购物艺术中心亮相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成为上海2014年“现象级”的文化盛事。高科技则催生了网上公共文化社区,从闸北区大宁社区起步的“太太学堂微信公众平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年轻妈妈和孩子提供周末文化活动。徐汇区天平街道由文化名人组成的“名家坊”闻名遐迩,而青浦区重固镇的“爷爷奶奶故事队”同样生机勃勃。
近年来,上海市文广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全年6500万元市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总额度,以区域人口为基础进行分配,重点向远郊倾斜,有效化解了中心城区资源集中、远郊地区资源稀缺的矛盾。通过广发“英雄帖”、举办采购洽谈会、提高演出采购标准等方式,使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服务项目进入配送菜单,去年下半年参与市级配送的社会主体同比增加了近200%。在全市各区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上海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文化配送网络格局基本建成,总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经征询、调研,社区和居民对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点单式配送文艺演出、文化指导员、增量资源的满意度达到97.2%。
“上海选拔、推举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的活动刚刚起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社会各界蓬勃的创新活力。”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蒯大申表示,“我们期待上海涌现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项目,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