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今后不再只看信用卡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个人征信记录的考核也变得多元化起来,比如你用手机打车软件预约的士,爽约三次会被打车软件封杀,今后也可能被记录进个人征信记录,成为不守信的佐证;也有可能你在网上赊购货物后一直不付款,也会被记录下来成为信用污点……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或是偶尔的侥幸,在今后或许都将成为个人征信问题的考核标准,失信的成本将大大增加,不过,这也进一步提醒了市民需要更加谨慎,注重诚信。
8家机构将获个人征信业务牌照
1月5日,央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为期六个月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包括腾讯、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拉卡拉信用等8家征信机构,将获得央行的个人征信业务牌照。这八家机构或将成为我国首批商业征信机构。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阿里的芝麻信用管理公司和腾讯征信公司。这两家公司的不同之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来挖掘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状况。
目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而信息采集也以线下为主,即: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法人企业和自然人的金融行为,如贷款守信情况、信用卡透支归还情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业内人士评价,这种线下信用资源采集方式一般是事后的、静态的、人工采集的,时效性较差,主观性较大,准确性不够,不能十分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央行此次发放通知,意味着这块业务开始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更重要的是,未来信用表现不再局限于一个人的信用卡偿还记录,可能还要看他在网上或手机上的各种行为表现。
个人征信今后不再只看信用卡
此前在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收录的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地、职业、收入、学历以及住址等;金融和借贷信息,如助学贷款、车贷、房贷以及信用卡还款记录等;消费信息,如商场和网络的消费信息,频次档次等;社会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偷税漏税,公交地铁逃票等记录。
然而,伴随现代生活日益互联网化,单纯的信用卡、电信欠费,已不足以反应一个人的信用程度。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将近突破10亿人,移动互联网客户数量在8亿人之多,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各种应用场景的产生都可能和个人的信用挂上钩,也可能因此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用手机打车,如果总是取消订单或者违约,信用记录可能就要被扣分;比如很多学生没有信用卡,但部分人可能很早就在网上购物,尽管在银行端没有信用记录,但他已经在互联网上留下行为数据;再比如在朋友圈卖假货或散布假消息,都会给个人信用抹上污点。
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莲舟就曾表示,蚂蚁金服有3亿实名用户,覆盖中国近一半网民,涵盖了购物、投资、生活、公益等上百种场景数据,每天产生的数据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量。“如果未来有用户在淘宝或天猫卖假货、刷单,其信用记录可能被抹上污点。”
而腾讯一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用户在朋友圈卖假货、利用微信诈骗等,尤其是盗取QQ或微信号进行诈骗,骗话费等,或者微信公号被举报等,都可能会影响个人的信用打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郭雀屏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