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的奋斗轨迹:“三件”关键要事润民心

25.04.2019  10:12

  中新网4月24日电“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是每个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对于地方来说,如何准确把握民生脉动,顺应百姓美好期待,是一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题。

  在浙江省东阳市委书记黄敏看来,“学、医、住”这三件事,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要事”,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念兹在兹,近年来,东阳将教育、医疗、住房等三项保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关键小事”一项项落到实处,努力将民生难点变成了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

  忙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东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擦亮东阳教育金名片

  地处浙江省中部的东阳,是“婺之望县”,教育底蕴深厚,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历史上进士题名305人,现有“万名教授、千名博士、百名大学校(院)长、十多位院士”,使得“教育之乡”美名远播。

  纵然“天资过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东阳的教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才能使之更上一层楼?东阳给出的答案是: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推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

  针对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东阳还建立了每月教育工作例会制度,由市委书记牵头召开,解决具体问题、推进具体项目、落实具体部门,以量变撬动质变。

  近年来,东阳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学校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的新建学校经费。同时,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东阳中学教育集团管理体制改革,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东阳教育这块金字招牌更加擦亮。

  政府在主抓,民间也在发力。今年正月初二,情牵故土、情怀教育的巍山镇乡贤、校友汇聚一堂,召开新春捐资助学茶话会,20多位乡贤代表就教育发展出谋划策、踊跃捐资,2000万、1000万、600万、200万、100万……现场共认捐教育基金8300万元,此后,捐资持续进行,现已达1亿多元。“身处教育之乡,支持教育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事。”这是所有乡贤的共识。教育之乡尊师重教的传统代代传承,氛围更加浓厚。

  学生户外拓展活动东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治危拆违圆百姓安居梦

  东阳的教育事业稳中有进,其住房保障工作亦可圈可点。东阳是典型“七山二水一分田”,发展空间本就有限。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空心村问题、无房房危房户问题不断积累,既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破坏了农村的整体环境,也影响了农民群众的住房保障和发展需求。

  为彻底统筹解决群众安居、宜居、发展问题,近年来,东阳将治危和拆违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干劲和韧劲,全力拆除危旧房、违法建筑以及空心村和城中村,努力将违法建筑“拦”在全面小康门外。

  在此过程中,东阳以“四个坚持”为统领,首先是坚持让利于民,不占用农村宅基地指标,优先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安居问题;坚持节地模式,把就地安排和集聚安置结合起来,尽可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此外,东阳坚持地方特色,因地因时因势开展设计,打造东派民居,同时做好古建筑保护利用,延续地方文脉;坚持统筹协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模式,将新村和整村、改造规划和控规全覆盖,建房和环境整治、安居、宜居和发展结合起来。

  对于东阳而言,推进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解决了无房户危房户的安居问题和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做好了社会托底,也解决了环境问题和宜居问题,对进一步发展美丽经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共体先行先试释红利

  过去的东阳,和中国大多数县市一样,由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少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卫生院“门可罗雀”。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民生必答题。作为浙江省第一批被选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十一个试点县之一,东阳较早地开始探索医改之路,通过医共体的形式,把三级医疗单位紧密地结合到一起,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质技术人才下沉,帮助、带动和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逐步提升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如今在东阳,医改红利初步释放,2018年,东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上升29.32%,住院人次上升89.51%;县域就诊率90.1%,基层就诊率65.14%。

  虽然“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跑到市级医院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医疗单位仍然满足不了群众需求,老百姓对于基层医院还是缺乏信任感。

  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能力水平,改善百姓群众的信任度,据了解,东阳将加快推进医改的步伐,同时在医保报销待遇上向基层倾斜,让老百姓愿意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一方面要让医生有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让百姓要得实惠,这就确确实实解决了医疗健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一项项聚焦民生的举措多点发力之下,东阳千千万万家庭写就了新的变迁,幸福感与日俱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于东阳而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提升百姓幸福感永远在路上。(奚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