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巍山镇有个“博士村”

23.11.2016  08:42

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宅。黄珍珍 摄

老年活动中心的老人们正在看电视,左一为李桂子。黄珍珍 摄

村北口的大樟树。黄珍珍 摄

   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黄珍珍 市委报道组 蔡凤 刘小红) 对生活在古渊头的李氏家族来说,村庄就是他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渊头村,位于东阳市巍山镇。与大多数远离城市的偏远山村一样,时光在这里好似被调成了慢动作,人们闲庭信步、生活安静悠闲。在这里,宗族置产养贤、农户耕读传家、家家听闻读书声,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到目前为止,村里906户人家共走出了26个博士、556名大学生。因此,不少人称古渊头为“博士村”。

  远近游人多次前往,只想一探究竟,这座小山村有何独特之处?

  一脉相承好学风

  沿着乌竹溪的水流,漫步于古宅巷弄之间。偶遇村民与之交谈,得知李氏家风独特之处。

  外人将村庄文脉源远,归功于“风水”。古渊头村,北靠峋山,溪水绕村而过,地杰当人灵。村庄民风质朴,亲近自然,他们将村北口的古樟树,亲切称为“樟树爹”与“樟树娘”。古渊头村好学的名气流传至外地后,每当大考临近,不少外地人来到大树下许愿,只为子女博得好彩头。

  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古以来便是他们的信仰。

  明朝永乐年间,先祖李泓从义乌迁居至此。其长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由国家供养的生员,后世子孙皆以先祖为榜样,延续文脉、人才辈出。据村史记载,明中期至清末,古渊头举进士1人,中举2人,进学74人。清乾隆三十五年,李景莲中举,授陕西商州同知,因捕获片戈官首犯,乾隆特嘉奖其“能事可嘉”。同时代的李凤雏,所撰史书《春秋传记》五十一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关于古渊头村读书风气有多浓厚,至今村中仍然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末时,古渊头村有人中了秀才。县里派人前来送信,却发现村里连个接喜报的人都没有。送信人心中纳闷,别的地方这时都要敲锣打鼓迎接,为何这里没有动静。后来一问,才知古渊头村已经有70多个秀才,村民早就习以为常。

  明清时期,因古渊头文风兴盛,小小的村庄汇集了4所私塾。周边县市远至磐安、永康、东阳、嵊州的年轻人,纷纷慕名前往求学。民国时期,村中又领先以养贤之资兴办小学。至今,村中旧址前仍保留着一块石碑,碑文上记录着村庄兴学盛况。如今,大部分碑文已被岁月侵蚀,仅“巍文馆碑”几个大字依稀可见。

  今年65岁的李惠康,是古渊头村的老书记,对于村中的名人轶事如数家珍。“我们村因为好读书的家风,两次上过中央电视台。”李惠康说,最早是在1991年,中央电视台曾对全国所有村庄中大学生比例做过调查统计,古渊头村以14.8:100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北宜春的16.1:100。最近是今年9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播出东阳专题片,其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古渊头村“文脉深”。

  业精于勤是秘诀

  时代更迭,古渊头村“好读书”的家风代代延续。如今,在古渊头,几乎每家每户都出过大学生,都有讲不完的求学故事。

  85岁的李章安,曾经是村里的一名语文教师。他与妻子育有4个子女,大儿子李项鸿是著名画家;大女儿李杏放是博士后,在加拿大当教授;二女儿李阳放是博士;小儿子李佳红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律系。

  回忆往事,说起怎样培育子女,李章安总是会感恩过去的艰苦时光。“那时,家中人多房屋少,孩子们只能挤在柴房看书。”李章安说,四兄妹出去读书时,妻子会让他们带上一瓶自制梅干菜,一瓶能吃上一整周。后来,这瓶“东阳梅干菜”又被称为“博士菜”。简单质朴的农家梅干菜里,饱含李氏族人“勤耕苦读”的家风。

  去年,央视来到古渊头村拍摄时,李项鸿回到了古渊头村。回忆起艰苦的求学岁月,李项鸿说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上学时带着的那瓶梅干菜。从小生长在溪水环抱的古村的李项鸿,受村中学风影响,勤学苦读。1978年,18岁的李项鸿离开古村,走入军营,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李项鸿家的老宅中,几乎每个房间都用他的山水画作为装饰。父亲还特地为他准备了一间绘画工作室,以便他节假日返乡期间创作。“在我的画中,家乡山水一直是很重要的元素。”远离家乡的李项鸿,将乡愁挥洒于笔墨间。

  如今,子女们在各地成家立业,老宅中仅留李章安与妻子同住。“我的孙子孙女们,读的也都是名牌大学,其中一个孙女在英国读书。”说起孙辈,李章安流露出些许自豪感。

  子孙外出求学就业,留学海外。在古渊头,像李章安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李惠康告诉记者,村里走出去的26名博士中,有近一半是女性。因此,村里一直流传着“五朵金花”的故事。“五朵金花”,说的是最早出国留学的5个女博士。李章安的大女儿李杏放就是其中一朵金花,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的李祝霞,则是全村的第一位女博士。

  博士后、博士、教授、大学生……村里每考上一个大学生,名字都会被写在村口文化礼堂的“励志墙”上。在文化礼堂外,“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几个大字,似乎揭示了李氏人会读书的秘密。

  “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勤耕苦读。”李惠康说,与许多偏远村庄一样,古渊头的农民以种地为生,家无积蓄。但村里却没有一户,因为贫穷而让孩子放弃读书。反倒为了培养子女,不少父母砸锅卖铁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论是种田的农民还是村里乡绅,子孙必须读书识字。”李惠康说,在古渊头,这一不成文的传统,代代默契相传。

  反哺家乡情意深

  多年间,古渊头村好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自顾自般遗世独立。

  从北面来龙山向南眺望,古村民宅错落有致。两棵千年古樟树屹立在村北口,枝叶茂密、遮天蔽日。母亲河乌竹溪沿暗渠流入村庄,水流清澈无比。闲暇时间,村民们依旧像往常一样,蹲坐在门前水渠边浣衣洗菜。

  古渊头的村落布局与民居建筑,皆具典型东阳民居风格,村庄内现存国家级、市级文化保护建筑9处。村中不少民宅建于明清时期,古朴典雅,院落间有小花园点缀。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民宅堂屋均坐西朝东,屋内窗花、横梁,仍旧保持当年原貌。

  近年,古渊头村因多数年轻人外出求学或成家立业,村庄中老年人逐渐增多。子孙们定居在外,老人们却不愿离开故乡,民宅及基础设施也日渐陈旧,亟待更新。遗世独立的村庄,如何应对新变化?

  今年83岁的李桂子,丈夫已经过世,3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提起他们时,老人显得格外神采奕奕:“3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丈夫李花白生前是书法家。现在,孩子们每周末会来看我,平时我每天都会来老年活动中心看看电视打发时间。

  与李桂子一样,每天不少老人都聚集在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喝茶聊天或是打牌看戏剧。近年来,村里的文娱活动更多了,建起了文化礼堂,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有50多个村民加入了村里的舞蹈队、表演队,每周都会在文化礼堂排练。”李惠康说,前不久,村里的舞蹈队还参加了镇上的文艺演出。近几年,巍山农行与古渊头村积极探索新型金融合作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9月,东阳巍山农行在古渊头村开展“电影下乡”活动,让村民不出村就能看上电影。

  面对村庄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每年春节回乡的游子们,开始主动聚集在村里的文化礼堂,商量着以何种方式反哺家乡。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主要街道铺上了水泥路面,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一些年久失修的古民居也得到修缮。村里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离不开在外成就事业的游子们。

  “李金钟为建造古樟文化公园捐资130万元,李晓强为安装自来水、修建龙山公园水泥路捐资29万元,李海峰为设立村西文化名村古渊头标志碑等捐资3.5万元……”李惠康指着捐助名册说,古村建设在他们的帮助下日益完善,近几年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

  “等我们将闲置的500亩农田种上油用牡丹,游客们来了便能看到满山的牡丹花开。”走在新修的龙山公园步道上,李惠康畅想着,美丽乡村建设能让更多人了解古渊头“耕读传家”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