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业的领军人物万事利创始人沈爱琴走了
万事利集团的前身笕桥绸厂。
她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浙商、敢拼肯吃苦的女中豪杰
“沈总这一生真的很不容易!”昨天中午,钱江晚报记者赶到位于笕桥的丹青墨缘画廊,万事利集团总裁、沈爱琴的女婿李建华一身白衣,和大家一一打招呼。
8月2日凌晨零点36分,这位眉眼充满笑意的老太太平静地走了,享年71岁。她很安心,因为万事利早在4年前完全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屠红燕,这几年在家画着国画享受生活的她已经没有牵挂。
万事利员工都习惯喊沈爱琴为“老板”,即便她已经退位好多年。当然这个称呼意味深长,毕竟对万事利来说,沈爱琴是那个一手缔造的人。在昨天举行的小型追思会上,大家对老太太的怀念说也说不完。
出生丝绸世家,依然白手起家
一代丝绸大咖,绝非偶然
沈爱琴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有着太多耀眼的头衔,但对她来说,她人生最光辉的印记都和“丝绸”分不开。在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她为全国3000万丝绸行业从业人员呐喊疾呼,最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特别加入“丝绸”二字, 促进了丝绸产业的发展。
1946年12月,沈爱琴出生在杭州市笕桥镇农村的蚕桑世家,沈家当时可是大户人家,而且祖辈都干丝绸这行。大家可能知道,笕桥古称“茧桥”,南宋时因是杭州的蚕茧交易中心而得名,是丝绸之府杭州的两大生产中心之一。沈爱琴的童年可以说就是和桑蚕事联系在一起的。但她出生时正逢战后,原本的大家族经济衰退,所以她根本没机会过上大小姐的生活,而是早早肩起了生活的负担,从小跟着家人养蚕。对于大家族来说,产业是必须传承的,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沈爱琴之后自学医学,当过赤脚医生。
真正让她从事丝绸这个行业的,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1974年,笕桥公社决定筹建笕桥绸厂,沈爱琴能干,人又正派,自然被看中了。然后她就被时势推上了历史舞台。当时,她带了22位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在只有几间破旧的平房、17张国营大厂淘汰的原始铁木织机,和外加一堆债务的情况下,创办了万事利集团的前身——杭州笕桥绸厂。
回忆当年的艰辛,沈爱琴在2005年回答一位杭州高三女生关于创业的疑问时是这样说的:“1975年,我刚到而立之年,那时厂里只有22名工人,几台老掉牙的旧机器,4万元资金,7万元债务。但我心里有坚强的信念,觉得工厂一定能办好。”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曹婷婷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