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矾都转型之路:擎申遗旗、走文创路、兴工业游
中新网温州2月22日电(杨青 盛小婷 方堃)走进温州矾山镇,印入眼帘的是巍巍矿山、百年矿硐、老厂房、煅烧炉……这里曾盛产明矾,是享誉世界的矾都;这里也是除了都江堰之外,最有可能成功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的地方。
世界矾都的沉浮
矾山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西南部山区,1.9亿年前,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矾山特殊的地质结构,并形成了储量丰富的明矾矿藏。矾矿主要分布在该镇的鸡笼山、水尾山、大岗山等地,绵延10公里,已探明储量达2.4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80%,世界的60%。矾山因此被誉为“世界矾都”。
储量丰富的明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以炼矾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矾山镇,其建国初的工业生产总值占据了整个温州市的1/3,一个偏远乡镇一跃成为了温州市名副其实的“工业心脏”。从外村的姑娘们都以嫁到矾山镇当媳妇为荣就可以看出,当时钵盆满地的矾山镇,已经成为多数人心中的神往之地。
特别是解放后,通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公私合营,矾山镇的明矾矿已经成为集采、炼、建材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矿山企业,并进入国家18家重点化学矿山的行列。在1989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行业50家评价”中,矾山大型矿山企业更是位居全国同行业最大经营规模15位,以及同行业最佳经济效益18位。
然而,时过境迁,温州矾矿——温州苍南县矾山境内唯一的国企,中国重点化学矿山,温州市直属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近年来一直低效高耗、连续亏损,每年亏损达4000多万元。2014年7月1日起,禁止面食制作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的政策变化,给了矾矿业当头一棒。自此,占比矾矿年产量三分之二的明矾销售需求断停。
矾山镇该何去何从?
工业文化价值成转型突破口
步入矾山镇,耸立的高炉、斑驳的储气罐和老旧的提升井架、苏式建筑的老厂房老车间、矿区矿硐多年开采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和巨大采空区的绵延巷道随处可见。这一切,都是工业文明的遗留。中国存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传统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却不多见。
矾山打破了这个惯例。
矾山的工业文化历史要追溯到700多年前,且至今未曾中断,开采历史之长世界少有。这里保留着矿山采炼技术从发端到成熟全过程的生产遗址,既有大量早期无序采掘、粗浅加工的“臭头山”,也有众多代表传统成熟明矾采炼技术的“雪花窟”;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矾矿的基本生产工艺仍然沿袭传统,堪称古代矾采炼工业的活化石。
同样可贵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矾山镇至今尚保有较多传统的物质和文化遗存,除了古代矾矿遗址和传统采炼工艺外,为数众多的传统民居建筑,清晰可辨的古代运矾道路和交通商贸体系,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与众不同的民间信仰、韵味深远的矿工号歌、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故事传说)等,均鲜活地存在着。矾山不仅为明清和近现代中国市镇史和社会经济史研究,也为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参与观察度高的典型实例和田野调查地。不言而喻,这些遗存也为当地发展现代旅游业提供了宝贵资源。
早在2010年,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阙维民就首次提出“温州矾矿具备申报世界工业遗产的基本条件”的观点。
同年,苍南县政协开始调研“世界矾都”工业文化遗产。2011年12月,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温州矾矿综合改革方案》。2013年提出“矾矿申遗”思路,随后连续三年写入温州市和苍南县的政府工作报告。另外,民间组织——温州矾矿申报世界工业遗产研究促进会成立。2014年初温州市政府和北京大学完成了《温州矾矿申报世界遗产的前期调研》。
同时,矾矿遗址福德湾村成功申报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矾矿博物馆、矾山教育展览馆,民间集资创建的矾都矿石馆、矾都奇石馆等相继建成并免费开放;福德湾茶书院,“为唐公”矾山肉燕展示中心、朱程将军广场、鹤顶山天湖景区、福德湾民宿第一期等相继运营开放。
目前,矾山镇正积极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争创国家矿山公园,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工业文化旅游助推矿区转型。温州矾矿申报世界工业遗产研究促进会调研的《促进矾都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研究》受到各方肯定,并被《旅游发展研究》采纳发表。
2014年5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主席P.E马丁一行专程到矾山调研考察,他认为矾山的文化价值“很神奇,独一无二”。矾山的文化魅力,似乎正如当年的矾矿一样,正慢慢被世界发掘。
矾山转型需各方助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矿山旅游在国家政策支撑下蓬勃发展,被称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励开发为矿山公园,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和其他优惠。
国家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成为矾山镇转型的契机。加上当前浙江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先后出台《关于建设文化大省若干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推出千亿文化产业大单等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矾山镇“擎申遗旗、走文创路、兴工业游”的转型思路似乎有了“金钟罩”护体。
然而,矾山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矾山镇第三产业欠发达,更缺少发展第二产业的资源,产业调整难度极大,难以为6万多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择业空间。浙江省苍南县政协主席张传君在《促进矾都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研究》中表示:“矾矿现实的生存危机、矾山镇“不工、不农、不商”现状、旅游产业的特性和潜力及矾矿丰富的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已经决定了发展矾矿工业文化旅游是振兴矿区的最佳捷径。”
由此,按照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要求,加快制定温州矾矿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出台温州矾矿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的相关政策,推进申遗进程。同时,搭建平台引进民资,开发利用矿业文化遗产,打造矿山文化产业,在扶持的基础上做好做大新兴的文化产业,为温州实体经济发展开创出新路子势在必行。相信在各方助力下,浙江省美丽南大门的千年矿镇矾山工业遗产旅游矿区一定会发出炫丽的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