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专家:出口企业不要浪费人民币贬值的机会

28.01.2015  19:15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走低,仿佛一颗投入货币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称,人民币贬值1%~2%,对外贸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靠量打市场,亏1分钱跟赚1分钱,差别很大。



    白明建议,出口企业“不要浪费人民币的贬值”,为贸易转型升级争取时间。但同时,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人民币贬值过多,会带来资本外流,以及拖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此前一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由于没有其他疏解渠道,全部压力集中在汇率上,出口企业较为难受。目前,国内经济已经处于中高速增长的敏感地带,贬值的幅度是否会给房地产、证券市场、物价、利率以及地方债带来冲击?是否会造成系统性影响?



    白明则担忧,过去五年,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其实是 “外升内贬”。现在如果走入贬值通道,是否会造成“外贬内升”?目前,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更多一些,货币还是坚挺,按平价购买力来说还是升值。



    “人民币可以适当贬值,需要名义贬值消化一部分,国内货币政策消化一部分,汇率通过外汇占款再消化一部分贬值。”白明建议,几个渠道同时分洪化解人民币贬值,不要全部卡在汇率上,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开放型经济,否则进口企业受不了。



    而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而言,比起美元单边影响,白明更倾向于这是中美两国共发起的“击鼓传花”作用。



    全球90%以上的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必然打压大宗商品的价格。但中国的需求增速降低,此前牛市中的大宗商品在涨价,其实已经包含了对未来几年的需求预期。彼时中国实体经济增速较快,美国金融衍生品发达,两厢共同作用,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增速放慢,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加息预期加大,过去充裕的美元流动性,未来可能逐步趋紧。



    “此前中美两国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击鼓传花式的推高,随着两国经济发生变化,又共同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了压力。”白明表示,这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每日经济新闻 )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