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杭派教育”在阿克苏落地生根

24.06.2015  15:40
  上周六,第8批第一期杭州援疆教师离开阿克苏回杭,他们虽然不舍,但却可以放心,因为“杭派教育”理念的种子,已经在当地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过去的1年半时间里,12位援疆教师除了教学上课,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人才传帮带,培养当地的老师。
  不但教学生,更要教老师,人才传帮带的意义,正在于那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今,杭州援疆指挥部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高中数学、小学语文两个“杭阿共建青蓝工作室”;通过开展师徒结对、邀请名师到阿克苏交流等形式,为阿克苏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现在,这两个工作室的当地老师都已成为阿克苏的教师骨干力量。
  学到了杭州名师的教学思路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优秀教师陶森,当时在阿克苏二校担任副校长,也是小学语文工作室的导师。
  工作室成员李红梅老师说,陶森安排她听讲课录音、整理杭州老师的课堂实录,“几天下来,打字打得连夹筷子都有点吃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汗水总有收获。
  李红梅记录了授课老师的每一句话,甚至包括特别的语气和动作,以及学生的反应。一年多下来,李红梅发现,自己在无意中,已经把名师的讲课思路、教学理念学习了一遍又一遍,已经成了自己的东西。
  “以前上课,学生答不出来,我就急,急得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李红梅说,“现在我会慢慢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学效果好了很多。
  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员,有20年教龄的阿克苏高级中学数学老师王新勇说,“参加传帮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经验,很多是错的。
  王新勇说,比如原来只顾着自己讲课,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
  现在,高中数学工作室设在阿克苏高级中学,来自杭州的3位老师担任导师,成员遍布阿克苏的各个高中。每学期,导师们都要听新教师上满30节课,听老教师上满20节课,辅导教学,指导他们备课。
  12位杭州名师传帮带收获颇丰
  在4月份举办的阿克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杭州援疆教师崔建军结对的4名徒弟,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他的徒弟,阿克苏市第四小学的数学老师廉芳,在杭州市和浙江省援疆人才传帮带优秀徒弟评选中,均荣获第一名。
  高中数学、小学语文青蓝工作室被评为省援疆人才传帮带示范工作室和自治区、地区教学能手工作室。通过导师带学员,骨干学员再带新学员,创办会刊,建微信号,两个青蓝工作室的传帮带效应,像两块石头落入平静的水面,不断向外推动一波波“教育的浪花”。
  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第一期援疆的12位优秀教师,他们是陈利民、汤晓风、舒波、周子游、朱建虎、陶慧芳、娄雨奇、谌爱丽、毛雪玉、朱德才、陶森、崔建军。
  当他们在杭州回望阿克苏,看到杭派教育理念的种子在阿克苏继续发芽,老师们由衷高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