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不忘持续耕耘 一年来山西文艺创作纪实

08.12.2015  18:08

  近日举行的2015年山西省优秀新创舞台剧进京展演活动,涉及八大艺术品种的10部戏,获得如潮好评,全方位诠释了一年来山西文艺创作繁花似锦的生动局面。

  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抓实干,继续循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打磨提升,继续在把社会效益放首位、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实践中以文化人……高产不忘持续耕耘,剧目创排热潮正在三晋大地涌动。

  振奋精神:

  舞台艺术发展成果显著

  两部廉政教育传统戏发人深省:晋剧《于成龙》、京剧《陈廷敬》,主人公睿智、刚直、仁厚、清廉的形象跃然台上。

  两部有筋骨、有温度的话剧催人泪下:写援疆、写兵团,奏响《生命如歌》旋律;演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美村官段爱平”。

  6部佳作多维度讴歌伟大抗战精神:吕梁英雄群像铁骨铮铮,“太行奶娘”高大伟岸,革命烈士高君宇短暂却光辉的一生如“火花”般炽烈,抗日名将续范亭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形象深入人心,晋剧版的“红高粱”故事引人入胜,儿童剧《红星杨》呈现儿童团感人的抗日故事。

  参加2015年山西省优秀新创舞台剧进京展演活动的剧目,围绕“中国梦”和“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抓创作,成效明显。广大演职人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全省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加此次展演活动的这10部剧目,是一年来山西舞台艺术繁荣发展、成果显著的一个缩影。

  2011年由山西省直五大院团整合组建的山西演艺集团,在此次进京展演活动中“五箭齐发”:晋剧《红高粱》、京剧《陈廷敬》、音乐剧《火花》和话剧《生命如歌》、《最美村官段爱平》让人眼前一亮。

  不单是省直文艺院团,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左权开花调艺术团、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北路梆子艺术团等为代表,山西各市县艺术团体也不甘落后、加紧创排。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表示:“在‘演出一批、排演一批、创作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指导下,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创作合力。

  制度创新:

  激发艺术创作生产活力

  建立并完善艺术创作联席会议制度、艺术创作经验交流制度、新剧目首演通报制度和新编剧本通报制度4项艺术创作制度;搭建面向全国的剧本征购平台,实行政府买单、院团选戏、政府与院团签署协议;探索建立特聘创作员机制,为资深表演艺术家设立工作室,注重“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文艺院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机制化、常态化、重成效;以构建基层文艺辅导机制为基础,提升了地方文艺创作的活跃度。

  三晋大地的文艺创作活力与制度创新密不可分。以山西省文化厅艺术创作联席会议制度为例,每两个月通报一次全省各地在创作规划、剧本构思等方面需要统筹协调解决的难题,在摸清家底、适时掌握各地创作动态的同时,提高了剧目创作的效率与水平。

  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向杰说:“制度机制创新的成效非常好,创作视野得到拓宽,创作资源得到共享,创作活力得到激发。现在各院团争先恐后想办法找本子、立项目、抓创排。

  “以前创排一部作品,基本上是前期大家分工,后期才开始磨合,现在则从一开始就相互交流,在思想碰撞中确定创作思路,这样能少走弯路,有利于顺利完成剧目创作。”编剧安兰深有感触地说。

  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创排山西文化浓郁的特色剧目,是山西舞台艺术发展的鲜明特点,这要求演职人员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山西演艺集团艺术策划部主任武立强说,无论是塑造于成龙、陈廷敬等历史人物,还是演绎抗战硝烟中的英雄形象,或者是新时代先进人物的不平凡事迹,院团主创都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火热生活进行了深度开掘。

  左权开花调艺术团尝到了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重视人才培养的甜头。《太行奶娘》出品人王建军说:“是外请知名演员还是使用本地演员出演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艺术团当初与特邀的主创团队红过脸。自2012年排演至今看来,当初坚持用本地演员的做法是正确的。”

  政府购买:

  打造平台、疏通渠道、增加动力

  白向杰对今年4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晋剧院参加的“弘扬红色文化,慰问老区人民”山西省直院团老区行活动记忆犹新:“《打金枝》等晋剧经典选段在榆次演出5场,深受老区人民欢迎。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项目,活动的确发挥了文化惠民的成效。”

  据了解,按照政府采购规则和程序,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山西每年通过直接购买或定向补贴的形式,面向全省各级各类文艺院团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推动文艺院团下乡演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惠民演出水平。

  2014年,山西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年购买演出服务308场,演出遍布全省11个市、60多个县。在省级层面的示范效应下,一些地市出台相关政策,各级采购公共演出达3400场,观众424万人次。2015年,进一步加大购买力度,省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1100万元,前三季度省级购买公共演出269场,预计全年购买370场;全省陆续出台规范政策,落实年度购买资金3000万元以上,购买惠民演出4500场以上。

  “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改革的一项试点,在活跃文化市场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院团打造了平台、疏通了渠道、增加了动力。特别是一大批基层文艺院团演出机会更多,稀有剧种保住了。”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王辉说。

  王建军说,对文艺院团而言,积极参与文化惠民演出,也是很好的市场推广和培育观众基础的良机,在扩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积极参加文化惠民演出形成的品牌效应,帮助《太行奶娘》2015年与杭州大剧院签订全国巡演百场协议。该剧3年累计演出208场,创收920万元,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张瑞鹏表示,在既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山西文艺繁荣发展要进一步抓好选题规划,特别是2016年和“十三五”文艺创作选题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抓好山西题材,进一步围绕“三个文化”开展文艺创作;抓好剧本创作,着力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克服浮躁心态,脚踏实地开展文艺创作;加大文艺作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