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 新机构 新使命 新面貌——浙江11个市2019年自然资源工作部署亮点纷呈(下)
导 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我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自然资源工作夯基垒石、全面开局的一年。新年伊始,全省11个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切实结合实际,紧贴省委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和厅党组工作大局,围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聚焦重点难点,积极部署落实2019年工作,亮点纷呈、干劲十足。
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当前自然资源工作核心任务有两条:一是尽快构建起适应“两统一”履职要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新体系;二是全面落实中央“六个稳”和省委“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工作要求,着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核心任务,各地在工作谋划、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等各方面积极安排部署。如杭州市局提出“三个融合”,通过加快政策融合、标准融合、流程整合,释放三大红利,实现项目高效审批、资源高效配置和空间高效统筹;宁波市局提出四个“构建”,着力构建资源要素供给体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国土空间利用保护体系和自然资源和规划法治体系;丽水市局强化六大举措,开辟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下,自然资源工作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们的核心任务、重点任务,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重大考验,需要我们在思路、举措和载体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改革创新。对此,各地聚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纷纷谋思路、出实招。如湖州市局提出“三高”举措,通过高品质打造国土空间、高效益保障资源要素和高质量推进生态修复,为湖州高质量发展提供自然资源保障;金华市局推行“七大行动计划”,全力服务新时代都市区建设;衢州市局提出统筹推进“1366”工程,以新使命迈向新征途;台州市局以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41”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是斗志昂扬、干劲十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推动各项工作部署尽快落地见效。如衢州市局新年伊始即启动“三走进”活动,局领导带队兵分多路,走进专班、走进企业、走进基层,落实帮扶举措,助推项目顺利实施;舟山市局提出要练就七项功夫,大步迈上自然资源新征程;嘉兴市局提出围绕四个定位(统筹、保障、底线、创新),打好四场战役(自然资源管理事业新征程行前战、资源要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围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安全保卫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战),奋力谱写自然资源改革发展新篇章;温州市局提出积极履行新使命,目标是改革创新要跃上新高度,空间保障要拓展新广度、生态保护要抓出新力度、惠民举措要体现新温度;绍兴市强调初心依旧,通过高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推进机构改革融合等措施,着力谱写自然资源新交响。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以往工作中我们秉持创新精神,树立了很多的全国、全省样本。新时期,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成绩和光环上,大家要在大局之中找准定位,谋划工作。要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拉高标杆、与时俱进,努力做到“走在前列”,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推行“七大行动计划” 全力服务新时代都市区建设
2019年,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推行自然资源领域“七大行动计划”,全力承担起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任务,履行好“两统一”职责,积极破解资源保障与保护双重压力,资源利用与维护权益的两难局面,不断推进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新时代都市区建设作出新贡献,当好答卷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行动计划。加快“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大力实施规划布局一体化行动,加快编制金义都市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引领金义主轴聚合发展,提升核心城市能级,带动整个都市区协同发展。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计划。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总基调,继续深入开展“亩产倍增”行动,以全市“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专项行动为契机,抓好“四个万”,整合资源强化保障。全面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清查大处置,加快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自然资源保护修复行动计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力度,全面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机制。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助力“浙中大花园”建设,认真落实国土绿化美化行动方案。
自然资源服务民生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巩固“三年清零”行动成果,继续加强对销核后隐患点的后续管理,严密监测采取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结合的隐患点。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深化义乌改革经验,进一步总结推广义乌“集地券”经验,加大城乡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力度,引导各地综合运用资金分配、用地支持等手段,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参与积极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计划。根据职能整合,进一步扩大不动产登记确权发证范围,有序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积极开展全市不动产登记平台整合统建,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夯实地籍管理基础,全力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推进自然资源执法监察行动计划。提前介入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加大违法用地整改力度,及早消除违法状态。依托省政府数字化政府建设,推动国土资源执法巡查、违法举报等纳入政府统一综合监管平台,借助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等进一步健全国土资源基层执法监管基础,强化源头治理和防控,提高执法监管效能,不断规范土地管理秩序。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行动计划。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加强党建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各项决策部署。
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统筹推进“1366”工程 以新使命迈向新征途
2019年,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牢记使命担当,唱响三城记、打好保障战、护航大花园,统筹推进“1366”工程(“1”即党建引领,“3”即三城联动,第一个“6”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棚房”整治、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六大攻坚、第二个“6”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执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林业综合改革、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等六大改革),为“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绘好空间发展蓝图。充分利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试点机遇,推进“多规合一”,努力形成生态型、紧凑型、特色型、适用型空间布局,实现一张蓝图管控。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和要素保障,做好《衢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衢州融入杭州都市圈战略规划》等规划编制及《高铁新城详细阶段城市设计》等城市设计。
提高资源配置质量。全面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清查大处置”行动,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工作任务。做好项目谋划申报,争取重大产业项目奖励指标以及各类考核优秀奖励指标等,确保发展用地。做大做强储备平台,力争完成土地收储9000亩,供应储备土地2万亩(其中市区3000亩)。积极申报土地专项债券。认真研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指标调剂新政,充分利用指标调剂平台,深化新一轮山海协作。
助推项目高效落地。以精准供地和集约利用为重点,抓好对内挖潜和指标置换,重点保障高铁新城系列项目、信安湖活力岛、鹿鸣半岛系列项目以及古城双修十大工程项目。统筹项目落地规划刚性管控,强化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服务。按照稳企业稳增长工作要求,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对于一般性产业类项目,积极引导落位已批建设用地区块及低丘缓坡试点区块。鼓励利用原有工业用地、“三改一拆”拆改土地、低效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园,解决小微企业用地难问题。根据浙江省深入推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创建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练就七项功夫 迈上自然资源新征程
2019年,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认真贯彻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八八战略”再深化,统筹谋划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各项工作,结合舟山海岛特色,深挖潜力,从“七个方面”下功夫,为“四个舟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夯实国有自然资源监管基础上下功夫。开展国土空间资源的调查,整合、优化空中、地上、地下、海域等空间资源和管线分布走向,探索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提高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上下功夫。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岛等自然资源,积极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深化研究,推进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海岛特色的自然资源规划的研究。如本岛城市岸线综合保护和利用规划、海岛特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中心城区绿色(山城海)廊道空间控制规划和海岛野生植物保护利用规划等规划的研究。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上下功夫。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刚性约束,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做好储备库补划工作,从严从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肃规划的刚性约束,设定城市扩展边界,防止城镇化“摊大饼”、无序开发现象,促进城镇发展转型升级、集约紧凑用地。
建立完善产权管理制度上下功夫。落实全民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和权益。加快推进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登记工作,探索建立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探索建立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等产权管理的配套制度,牵头或配合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的定价机制建立,为有关提高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效率奠定基础。
在抓实国土生态修复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国土生态绿色工程,全力推进“152”生态修复工程,切实提高海岛森林覆盖率。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扩面提质和“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加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岛,开展全域综合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坚持内控外争相结合,加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力度,确保绿色石化基地二、三期,甬舟铁路等重点工程的用地用海用岛用林需求。持续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大土地、岸线、海岛、码头等资源的储备,为发展积蓄力量。紧紧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土地、岸线、海岛的收储及再出让工作。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上下功夫。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探索不动产登记向基层延伸服务,逐步实施部分不动产登记部分事项“60分钟发证”。出台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出让和地下空间确权登记办法。加快推进系统的信息集成和融合,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执法综合监管系统,确保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到位。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优”并举,强化保障 着力推动现代化湾区建设
2019年,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扩大增量资源供给,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质量,为台州现代化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龙头,着力谋划发展空间。以现代化湾区建设为统领,按照“多规合一”“集中集聚”“减量盘存”的要求,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好台州市今后15年发展空间。重点谋划打造十大万亩产业平台,确保七大千亿产业发展落地。同时,以更高站位、湾区视野,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打造现代化湾区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突出抓好中心城市“一江两岸”、高铁新区和中央创新区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以深化全域土地综合“341”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谋划启动100个项目,争取列入省级示范项目21个以上。重点抓好天台“万户百村”高山移民、温岭横峰街道传统产业改造实验区、三门横渡镇万亩农旅综合体等示范项目,争取早出形象、创出亮点。做好“整治+现代农业”“整治+美丽乡村”“整治+乡村旅游”等文章,努力打造精品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康养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
以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为重点,着力推动现代化湾区建设。突出工业用地保障,通过盘活存量、加大流量、争取增量,全年力争完成工业用地保障1.6万亩。深入实施“152”耕地保护工程,确保完成垦造耕地1.48万亩,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保障。提高新设矿山年均开采规模标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大力推进矿地综合开发利用。
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导向,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青的美丽家园。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美化绿化行动,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全年完成造林更新9230亩,平原绿化4600亩,森林抚育10万亩。申报和实施“蓝色海湾”、海岛海岸线等整治修复工程,积极创建省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实施土地执法月清月结,实现对新增违法占用耕地从发现到完成整改“月月清”。
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动力,着力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水平。运用好改革创新思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撬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其它环节的重要事项改革,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重点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土地二级市场建设,探索M0供地方式改革,加快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强化六大举措 开辟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局面
强化空间管制。围绕“一带三区”,按照“统筹集聚、分工共享、特色重点”原则,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政策制度、运行机制和监管系统,优化用途转用审批、许可程序,制订简明、管用的用途管制措施。把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生态空间,实现全覆盖。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加快“大搬快治”“大搬快聚”旧房拆后宅基地复垦,全市批而未供土地面积下降16%以上,土地闲置率控制在1%以内。全面推进“标准地”改革。
强化权属管理。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和“一证通办、同城通办、全域通办”,推广新建商品房以“宗地面积”为土地使用权面积的记载模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农房确权登记符合登记条件发证率达到90%以上。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加强土地储备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规范储备土地经营管理,服务城市发展。
强化保护修复。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核实工作,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和数据库年度更新制度。继续推进“152”耕地生态建设保护工程。推进丽水国家公园创建,高标准、快速度地全面开展试验区建设。全市造林更新3.66万亩,实施美丽林相建设69.95万亩,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工程。完成绿色矿山创建18座,治理废弃矿山11座。继续做好“除险安居”各项工作,建立县(市、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制度,推行地质灾害精细化监测预警。
强化要素保障。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保障重大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落地;继续推进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促进矿地融合利用;谋划实施白云山森林康养小镇项目,加快推进华东药用植物园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推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宅基地、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一亩山万元钱”推广等六大行动,助推农民增收。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对纳入省优先发展产业目录的集约用地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的70%确定;企业利用自有土地进行改造开发提高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广建设工程领域“多测合一”。
强化测绘调查。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4月底前完成内外业调查、数据库建设、调查成果整理和市级审核。加快推进测绘工作转型升级,建立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机制,继续推进山区1∶2000测图项目建设,全市域1∶2000数字线划图实现全覆盖。
强化执法监管。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坚决遏制自然保护地内可能出现的自然资源破坏问题。开展“大棚房”问题整治,切实做到农地姓农。坚决查处重大违法案件,继续组织开展卫片执法、“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等重大典型违法违规问题。
文章来源:《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