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越窑及上虞禁山窑址学术研讨会在上虞召开

24.12.2014  11:37

  

  12月19日-21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早期越窑及上虞禁山窑址学术研讨会”在上虞举行。本次会议是在上虞地区汉六朝时期早期越窑遗址调查及禁山窑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召开的,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市文物遗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以及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钱江晚报等省内外众多新闻媒体出席。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听取了禁山窑址考古发掘领队关于禁山窑址考古发掘成果的汇报,参观了上虞博物馆为此次会议举办的汉六朝青瓷精品展,观摩了禁山窑址出土的文物标本,并考察了禁山窑址发掘现场。丰富多彩的会议内容、精美的汉六朝时期成熟青瓷考古新标本,大大拓展了专家们对早期成熟青瓷、上虞早期越窑的认识。专家们在分析评价考古调查发掘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禁山窑址发掘的学术意义、成熟青瓷的起源过程、聚落考古在瓷窑址考古中的践行、汉代南北文化的交融、三国两晋时期上虞地区与南京的互动、禁山窑址及整个窑址群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究讨论,认为上虞禁山窑址的发掘意义重大,它遗迹丰富、窑炉众多而保存完整、堆积丰厚、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超、时代延续时间长,代表了从东汉到三国西晋时期成熟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尤其是东汉全新成熟青瓷类型及东汉至三国、西晋时期完整的窑炉发展序列的发现,更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系列的考古工作再次证明了上虞的曹娥江流域是中国成熟青瓷的起源地与第一个烧造中心。同时,专家们还充分肯定了上虞区人民政府长期来对古窑址保护的重视和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此次考古发掘的大力支持。

  禁山窑址发掘完成后将进行原址保护,建设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并最终与本区域内的整个窑址群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同时更好地展示上虞地区辉煌的青瓷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