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湖长制深化治水攻坚 提振区域联动发展
浙东上虞,曹娥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孕育了岸边鱼米之乡。江南水乡,依水而建,临水而居,全区1448条河道之外,田间地头13个湖泊,54个水库和224个万方以上的山塘与水乡人民生活更为密不可分。
2013年浙江省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以来,上虞区按照省、市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省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达100%,22个市级考核断面I~III类水断面比例达到95.5%,县控以上断面全面消灭劣Ⅴ类、Ⅴ类水,39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和61个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销号。
2017年11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湖长制,确保湖区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这是继河长制之后,我国生态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作为省内先期试点城市,绍兴市在去年8月推出《关于全面推行湖长制管理工作的意见》。上虞区随即延伸管理触角,为全区范围内所有湖区创新设立湖长,着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在探索践行湖长制的路上,上虞区通过建立完善体制机制、重点河湖流域综合整治、镇村联动发展等一系列举措走在了前列。
提早谋划, 深化河长制经验
冬日午后,微风中的白马湖波光粼粼,岸边水质清澈,湖中沙洲树枝摇曳。自去年8月份任白马湖区级湖长以来,上虞区人大一领导几乎每两个星期就会来湖边走上一趟。走访当天,从区两会筹备工作中抽身而来的他循着往常的路线,一路察看。看到湖中搁置许多的旧船,叮嘱镇、村干部尽快处理。
在去年12月绍兴市发布的全国首张湖长地图上,上虞区白马湖、汤浦水库、皂李湖、小越湖、贺家池等5个湖(库)作为市级重点湖(库),名称和位置都被详细标明,在地图醒目位置还能看到其市级和区级湖长名字。
绍兴市推进湖长制工作以来,上虞区通过健全架构、机制,细化责任、突出重点、强化保障落实相关工作,着力建立配套的区、镇、村三级湖长体系,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本行政区域的总湖长。坚持区领导带头,5位区领导根据联系挂钩乡镇以及与市级湖长设置相对应的原则分别认领一个重点湖(库),并同步配套镇、村湖长,确保各项治理措施更好落实。5个市级重点湖(库)以外的湖(库)设立镇、村两级湖长。目前,全区共设置区级湖长5名、镇级湖长136名、村级湖长294名。加上去年年初实行的小微水体河长制和2014年全面实施的河长制,全区已建立起一套架构完整、行之有效的三级河湖长联动治理体系。
通过借鉴河长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湖长制机制。上虞区全面建立湖长巡湖、信息公开、例会和报告、协调治理、考核问责等五大工作机制,确保湖长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重点推进湖(库)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执法监管等六项主要任务,确保湖(库)管理保护有的放矢。
随着湖长制上升为国家层面,上虞区按照“一湖一策”规划方案深化湖长制重点工作。在去年11月底前,全区镇级及以上所有河流(段)、湖(库)已完成一河(湖)一档建档工作,让每个水体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为清单化管理和精确治理打下基础。目前,5个市级重点湖(库)的“一湖一策”编制工作已完成。
虽有河长制工作在前,但借鉴学习之外,如何在河长制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深化文章是上虞区治水办负责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治理到管理,我认为湖长在河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区域协同发展和宣传推介的文章。”上虞区治水办副主任俞超认为,湖长制的关键还是在于湖长。
在驿亭镇,白马湖沿湖有春晖村、白马湖村和西陡门村三个村,区级湖长在制定白马湖“一湖一策”治理方案前与镇、村相关干部进行多次座谈,对接工作。与此同时,各级湖长与白马湖所在的曹娥江度假旅游区管委会共同规划,确定度假区整体开发方案。
“区两会后,我们计划针对白马湖进行湖长管理的专题性研究,在保持现有治理成果基础上,更好地开发这里的人文、自然资源。”说到白马湖畔底蕴深厚的春晖文化,曾为之著文的区级湖长显得信心满怀。下一步,上虞区治水办将完善河湖档案系统,立足河湖长层面压实责任落实,在工作层面抓常抓细。
“六湖”整治,布局重点区域发展
白马湖等重点湖泊的保护和开发牵动着治水人的心,也是曹娥江度假区管委会关注的重心。总面积110.9平方公里的度假区早在2012年12月就获得浙江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区内囊括了白马湖、皂李湖、小越湖、孔家岙泊、东泊和西泊六大虞东河湖流域内的主要湖泊,“六湖”水域总面积达467万平方米,是上虞面积最大的湖泊流域。
山湖之胜成就了度假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因为区域地势低洼,距离排水口远,部分湖区周边逢雨必涝。以白马湖为代表的部分湖区由于地形狭长,水体流通不畅,加上已开发的休闲农庄生活污水排入,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洪涝灾害和水质污染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区域稳定开发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具有山区洪水主要调蓄功能的湖(库)水体萎缩,作为湖泊保护依据的管理范围亟需明确。以“五水共治”为契机,上虞区于2015年底启动了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作为省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12亿元,为期4年。湖长制工作开展后,包含“六湖”在内的虞东河湖综合整治成为管理重点和生动实践。
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方面,上虞将通过实施隧洞、拓浚河道等措施将“六湖”有机连通起来,并通过上浦闸总干渠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曹娥江水引入皂李湖,加快水体流动和更新周期,提高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恢复自然岸线,优化水资源配置。结合生态、景观等措施,显著改善河湖水环境,提升区域品位。
作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块的皂李湖,是上虞第一大湖,也是虞南后花园的黄金水系,曹娥江二十公里河水与它相连。湖面三面环山,环湖周长约8公里,景色宜人,此前从未进行清淤和开发。
自2016年以来,皂李湖全面开展湖泊清淤、水面清养、周边村庄搬迁集聚等行动,为顺利推进河湖综合整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二标段项目部内,皂李湖清淤底泥脱水固化一体化处理系统正在忙碌运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皂李湖整体清淤量已达80万立方米,预计全部完成将达120万方左右。经过固化的土块既可压制成建筑材料,也可用于填埋场地,还可用于种植绿化。
与此同时,皂李湖畔8公里环湖护岸施工也在如火如荼展开,湖上一座全长180.34米的17孔桥梁正在建设中。开阔的湖面与远山相映成趣,原先2300亩的养殖水面上已经不见一处栅栏。
“对面山体那在施工的就是皂李湖至白马湖的引水隧洞,预计2020年打通,届时不仅能让上虞第一大湖与第二大湖成功‘牵手’,更能让白马湖的水质得以改善。”工程项目负责人诸萍告诉笔者,待所有工程完成,将实现皂李湖、白马湖、小越湖、东泊和西泊五大湖水面连通,也成为贯通整个度假区的景观水道。
为进一步保护水资源和修复水生态,皂李湖和白马湖沿岸还设置了30米范围生态红线,以做景观保护工程,目前皂李湖北岸征地签约已完成50%。
河湖整治的新进展也给了度假区新的开发思路。度假区依托区位交通便捷、人文底蕴深厚、山水生态优越的三大优势,确定了“山水田园间、休闲养生地”的总体定位,坚持以旅游产业开发为主导的原则,明确了“三环八园”的空间布局,随着分块湖(库)的治理和综合工程落地,区域优势和特色更为凸显。“皂李湖这里的定位是山水休闲养生主题园,将进行分区块招商,目前正在进行旅游策划方案编制工作;白马湖是依托春晖文化的文化湿地园;东西泊因交通优势宜‘动’,计划引进游乐或影视项目……”招商负责人竺燕锋告诉笔者,目前已有几个符合定位的项目在洽谈之中。
“活水”联动,撬动美丽乡村振兴
漫步在白马湖畔的春晖村里,一旁是湖水随风低吟,一旁是白墙黛瓦的整洁民居,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和摄影照片展现着风土人情,属于春晖的文化记忆在湖对面的读书声中苏醒。从自家院落出来倾倒垃圾的老人,一路随手清扫了路面。
上任白马湖区级湖长半年来,除了跟镇、村干部沟通,区级湖长也会时常和村民进行交流,村民的转变和湖面上的变化一样都被他看在眼里。“我们村以前都是捕鱼种田的,水环着村子,外面的人还不愿意进来呢,现在村里不比城里的公园差。”路边的村民笑着说。
近年来,随着治水、拆违等专项整治的推进,全区在2017年6月底拆除全部违法搭建船屋28处,恢复水域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专项整治,使水域恢复原状、实现水清、河净、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随着2018年2月份最后一个养殖户承包将到期,白马湖和东、西泊上也将全面清养,水质常年维持在Ⅱ~Ⅲ类。环境的变化从水中延伸到岸上,依水而居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绿水青山的意义。湖长制推行以来,家住水库、山塘边的驿亭镇村民们对水体清淤和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打造更美的村容村貌,去年春晖村投入20余万元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从2018年1月底起,我们还打算请保洁公司的专人来负责岸上的保洁工作,进一步实现水岸同治。”村党支部书记赵增荣说,目前村里的道路亮化工作正在进行,作为上虞区今年验收的3A级景区化村庄之一,春晖村的美丽乡村升级之路迎来更多机遇。
“船屋关停之后,村里去年新增了5、6家升级提档后的农家乐,不少乡贤也陆续回到村里参与建设,生活环境改善、收入增加,都让村民们幸福感满满。”赵增荣说。
串湖通河的“活水”工程加速推进了镇村共享共建的步伐,随着以春晖村、二都村等为主线的6个精品村升级版工程于去年底完工,驿亭镇以“二都杨梅生态园”为主的核心景区功能持续完善。去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上虞杨梅节上,短短半个月时间,全镇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杨梅、农副产品等销售收入超亿元。
“最近我们还在做镇里闲置农房的排查工作,这将为农民增收,农村兴旺提供新的动力。”驿亭镇副镇长张辉说。湖山优美,村庄整洁,民风淳朴,底蕴深厚,如今,驿亭被激活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让张辉对乡村资源的竞争力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