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调查

09.08.2018  17:44

  为什么焚烧车间会有如此多的厨余垃圾?为什么厨余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分类?为什么仍有高达85%以上的人在厨余垃圾中混有纸巾、塑料袋等其他垃圾?为什么收集到的垃圾均被放入同一个机器中进行压缩,导致了前端不分类,后端“大杂烩”现象……请看一位早稻田大学留学生的民间调查样本——

  近年来,国家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提出,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目标到2022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两个100%覆盖。笔者在日本留学,日本的环保意识让人感受至深,也使笔者回国后对环境问题特别是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十分关注。今年6月,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走访居民、查阅资料等方式,着重对上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做了一番调查。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上虞区从2015年开始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硬件设施日趋完善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改建中转站并更新垃圾分类清运车辆,在各乡镇统一配置垃圾分类清运车辆200余辆,建设垃圾中转站5个,推进生活垃圾收集机械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等,防止跑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对原有垃圾中转站、分拣站进行改扩建或按规划进行布点新建,成为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具备垃圾分拣站、可回收物中转站、有害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压缩中转站、可烂垃圾中转站五大功能。政府还投放分类垃圾桶约20万只,设立5个垃圾分类引领示范小区,培育垃圾回收处理骨干企业,以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处理流程运行流畅
  目前,上虞区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由环卫集团负责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分类清运、分类处置。在末端处理中,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与政府合股经营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厨余垃圾由宁波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收运至餐厨垃圾临时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可回收物由上虞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负责收运并资源化处理,有害垃圾由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春晖能源进行焚烧发电处置。此外,居民垃圾袋“一户一卡、一户一码”、试点垃圾投放实名制管理等新型方法也正在积极探索中。
   垃圾分类效果初现
  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产生的易腐垃圾基本纳入相应的回收渠道,城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积极性均较高,垃圾分类有较高的群众基础,部分试点小区如新世纪花园已初见成效,城区街道和小区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目前,城区的分类覆盖率为93.6%,位居绍兴市第一。据笔者211份问卷调查,四大类垃圾分类知晓率为88.7%,群众对分类情况的满意度为74.9%。
  此外,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居民传统习惯和大量流动废品收购从业者存在,除废玻璃、废旧纺织物、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价值不大的物品外,其他可回收物基本已在源头得到回收。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几乎所有人都会将可回收物或投放于可回收分类箱或卖给废品回收人员。通过笔者对大街以及小区50余只分类垃圾桶的实地考察发现,街道上垃圾桶内的垃圾主要来源于行人产生的其他垃圾和塑料瓶等可回收物,餐饮小店附近的垃圾桶以厨余垃圾为主,小区则是以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主。所以,垃圾分类的重点在于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不少环节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随垃圾清运车前往能源公司的垃圾发电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时,被垃圾焚烧车间景象深深震撼:一侧是高达三四层楼的垃圾山,另一侧是同样高的煤山;垃圾山内厨余垃圾约占一半,车间残留了满地的污水,弥漫着无法忍受的恶臭。为什么焚烧车间会有如此多的厨余垃圾?为什么厨余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分类?

   问题的源头:家庭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未能正确分类,进而导致住宅区内生活垃圾分类质量不高,城区仅在少部分小区进行发放厨房分类垃圾桶。53.8%的问卷回答者认为家庭内不按照规定将垃圾分类的原因是因为懒惰,实际上就是垃圾分类桶不人性化,不能做到随手方便的分类。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 90%的样本人群有垃圾分类意识,可是仍有高达85%以上的人均会在厨余垃圾中混有纸巾、塑料袋等其他垃圾,证明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并不规范。在随后的随机采访中,80%的受访者均表示由于家庭厨房垃圾桶不方便分类,所以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没有严格分类。
  由于厨余垃圾不规范分类和投放,其产生的恶臭问题也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问题的重点:生活垃圾后端处理存在巨大资源浪费
  目前生活垃圾的标准处理方法是:将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于生活垃圾在源头未能进行高质量的分类,后端垃圾处理,特别是对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处理,存在巨大的困难与资源浪费。笔者发现,焚烧处理中存在着大问题。春晖能源总经理无奈地说,公司每天通过煤炭或者化学等方法平均焚烧处理800吨至1000吨左右的垃圾,产生蒸汽进行发电。厨余垃圾由于没有热值,焚烧不仅产生不了热能,残留的泔水更是增加了焚烧难度,还不如直接用煤炭发电。因此,焚烧处理中厨余垃圾的焚烧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
  此外,对收集的厨余垃圾的处理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处理厨余垃圾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是进行厌氧堆肥处理。目前,餐饮公司、食堂等地方所产生的厨余垃圾会被运输至宁波开诚公司进行处理,该公司使用厌氧堆肥处理方式。厌氧堆肥分解后的产物中含许多喜热细菌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中明显含有有机脂肪酸、乙醛、硫醇(酒味),硫化氢气体还夹杂着一些化合物及一些有害混合物。而且,由于居民通常使用不易分解的塑料袋作为垃圾袋,还会给堆肥过程增加难度。
  问题的盲区:有害垃圾处理是个短板
  国务院和浙江省出台的文件,均将有害垃圾放在各类垃圾之首,可见有害垃圾对环境的重大影响以及国家对此的重视。笔者观察中发现,有害垃圾由于数量小,在生活垃圾中往往会被忽视,居民容易将有害垃圾随手扔入其他垃圾中。调查问卷显示,65%的居民仍不知道干电池目前已经属于其他垃圾而非有害垃圾,间接证明有害垃圾的教育未能到位。
  此外,省内对于有害垃圾的处理还没有十分完善,对于日光灯管为主的有害垃圾来说,省内的企业还没有能力处理,需要运送江苏去处理。
  问题的关键:管理监督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根据规定,每一个社区都会配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工作时间内定时在居民住宅区的垃圾房旁进行监督指导。有的小区配有专门的垃圾分拣员,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归类整理。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所有问卷回答者中,高达66.4%的居民并没有见过垃圾分类督导员,可见垃圾督导员制度在社区内未能得到落实。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居民投放垃圾的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与督导员的工作时间错开,存在时间差,因此督导员并未取得真正监督作用。
  此外,通过采访发现,不少居民认为“见到环卫工人也不分类,将垃圾随便倒入垃圾桶”,“见到过垃圾车回收的时候把不同垃圾桶的垃圾装在了一起”或者“由于环卫集团没有做好,所以自己分类了也没用”。在实地考察垃圾中转站的过程中,的确也发现所有马路上收集到的垃圾均被放入同一个机器中进行压缩,导致了前端不分类,后端“大杂烩”现象。
   问题的细节:宣传教育方式需要更深入人心
  宣传教育工作的问题在于宣传资料未能向群众深入进行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宣传视频,虽然通过听觉与视觉给予了群众更大刺激,但是由于内容单调,无法实质上对居民进行教育宣传。
  还有,机关单位、社区等公共场所中的醒目位置的确可以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海报,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群众对此类宣传资料并没有认真进行阅读。70%以上的居民表示见过此类海报,仅小部分回答者表示自己认真阅读过海报中的内容,47.5%的人则没有收到过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笔者认为这也是大部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具体概念了解不全的原因,宣传方式需要改进。

   几点建议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或学习借鉴,或因地制宜。

   集中精力解决家庭垃圾源头分类问题
  垃圾分类需要从家庭垃圾分类的源头抓起。厨房里没有分类垃圾箱、垃圾分类不够方便,这是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因此,重点要解决厨余垃圾投投放的方便化、人性化问题。
  相关人士提出在厨房安装厨余垃圾粉粹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厨余垃圾处理器流行于欧美日本等国,适合处理菜叶果皮等较软的厨余垃圾,对于我国餐桌上可能产生的骨头等硬度较大的残渣则相对会有处理难度。此外,我国国内的价格为3000元至万余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为更好改善家庭垃圾的源头分类,政府应向家家户户分发占地小、方便使用的厨房用分类垃圾桶,或者在居民现有垃圾桶旁再添置一个不占地方的垃圾桶(袋)。居民在厨房使用时,可方便的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安放。笔者在淘宝上发现一款厨房挂式垃圾桶,挂在原有厨台垃圾桶边,经过使用,取得了很好的分类效果。只有解决了源头问题,才能使后端处理更加顺畅,使垃圾分类流程实现良性循环。
  盯住节点严格把好垃圾投放关
  通过调查发现,生活垃圾投放的两个重要的节点为居民投放时间与垃圾房,抓住这两点就意味着抓住了垃圾分类的牛鼻子。为此,政府需要联合社区与物业,对各类住宅区进行大改造。
  对于有条件的小区,需要对垃圾房与物业进行改善:撤销小区内的所有垃圾房,建立一个可上锁的封闭垃圾堆放处,实行定点定时投放,规定开放时间外不得投放垃圾。参照日本模式,在垃圾堆放处外侧安装摄像头,防止居民随意丢弃。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免费向小区业主提供不同颜色的透明可降解垃圾袋,并根据小区需求明确投放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派专业人士监督。如居民没有按照要求投放,可以拒收其垃圾,直至正确分类垃圾。
  对于没有条件的住宅区,针对垃圾督导员与居民垃圾投放时间存在时间差的问题,在居民投放高峰时间对每个投放点实行专人管理,拒收不合格分类的垃圾。此外,通过在垃圾房边安装摄像头,监控居民投放行为,对不按规定的居民进行照片或视频曝光,以提高居民正确投放的自觉性。
  对于分类垃圾桶,可以将现有的手动翻盖式垃圾桶改良为脚踩半自动开盖垃圾桶,以创造一个更加卫生的垃圾投放环境。
   建立垃圾分类反向监督机制
  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重点在于指导居民做好分类工作,因此,要建立相应考核机制,对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考核评分并与工资挂钩。政府还可以实施反向监督机制,在督导员监督群众垃圾分类的同时,群众对督导员的工作也要进行监督,可以通过群众打分的方式来进行,以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要认真负责自己的监督工作,做到铁面无私,不为熟人留后门。
  有害垃圾必须重点加以控制
  有害垃圾一旦对环境产生污染,需要花费巨大的金钱与精力去挽回。对于源头来说,政府可以利用一部分后端处理资金用于有害垃圾的前端收集,可以使用以旧换新或积分等制度鼓励居民正确分类,在污染源头消灭污染。虽然看似成本巨大,可前期的投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治理环境污染的大量成本。
  从国家层面,可以实行有害垃圾押金制度,倡导“谁生产,谁处理”,含有有害成分的商品需要押金才可购买,购买价格中包含了押金,使用完毕之后携带有害垃圾到指定商家回收并且退回押金。
  在后端处理方面,该区还需加强对有害垃圾处理企业的招商引资。利用人才吸引政策吸引各类精英,并且学习宁波港的免税制度,加大对有害垃圾处理企业的补贴,使企业可以处理省内外各类有害垃圾。
  普及使用各色透明可降解垃圾袋
  厨余垃圾产生的恶臭常常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我们需要大力提倡使用可以扎口的各色透明可降解垃圾袋,在投放垃圾的同时进行封闭处理。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此类垃圾袋生产厂商的补贴,另一方面要向居民免费发放此类垃圾袋。此类垃圾袋分为不同的透明色彩,便于区分垃圾种类,以及便于督导员检查垃圾分类情况。虽然前期支出会增加,但是厨余垃圾的最终处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宣传方式要群众喜闻乐见
  社区、物业应做到每月向家庭投递宣传资料,制作垃圾分类模拟实物等开展教育,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人心。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对于青年人、中年人来说,明星公益代言,或采用内容生动形象的图片、短视频等潮流方式进行宣传的效果最佳;对于高龄人群,由于不怎么接触互联网等媒介,可以利用各类活动的形式欢迎老年人参与以加深印象。此外,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同时做到正确的垃圾分类,用言传身教给居民带好头,使群众在良好氛围下自发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流程透明化
  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着“破窗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透明化可以起到宣传与榜样作用。很多餐饮店内将后厨餐饮制作流程透明化,通过大屏幕展现给顾客,以此证明卫生状况,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可以参照此方式。政府应将处理垃圾的各项流程公开化,通过其它各类潮流媒介,如小视频、小品、相声等进行宣传,树立政府榜样。
   居民垃圾分类尽早纳入信用管理平台
  对于不遵守相关规定乱扔垃圾的,将违规记录纳入信用管理平台,多次不按照规定者信用将会扣分,并根据信用积分限制其实名制购票、申请贷款、消费等,以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日本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值得借鉴
  日本作为全世界垃圾处理的领先国家,国民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好垃圾分类、注重环保节能,逐渐形成了现在对垃圾分类极为注重的国民价值观。那他们是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呢?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呢?
  笔者所留学的日本大分县主要将家庭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瓶罐垃圾、报纸纸板回收垃圾四大类,饭店内则会增加一类生垃圾,也就是厨余垃圾。城市越大分类越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日本超市所贩卖的食材与我国菜场、超市的不同,在售卖前均进行加工处理,特别是肉类已经基本剔除了骨头,家庭不会产生太多的厨余垃圾,故不单独分类家庭厨余垃圾。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四点值得借鉴的优点。
  第一,关于家庭垃圾的源头处理。日本家家户户都设置有分类垃圾桶,并且居民习惯将垃圾带回家分类处理,这是由于日本在小学与初中教育阶段进行了深入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每一个地区都会使用该地政府规定的透明可降解垃圾袋。根据垃圾的种类,将垃圾袋分为不同的颜色,可以看见垃圾袋内部的垃圾,方便检查是否误扔了垃圾。虽然可降解垃圾袋生产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大大减轻后续的垃圾处理成本。而且垃圾袋用途明确,居民也更易于遵守政府的规定,正确将垃圾进行分类。
  第二,关于宣传工作问题。与中国的宣传海报不同,虽然目前已做到高质量的垃圾分类,日本政府仍然每个月都会向全体居民投递垃圾分类的宣传册,上面印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各类垃圾的投放时间。长期耳濡目染下,所有的居民都能做好垃圾分类。
  第三,监督管理方面。由于土地昂贵并且实行私有制,日本不存在国内的成片小区,每一栋住宅楼均有一位管理人对生活垃圾投放进行管理,并在投放时间点抽查居民投放情况。若发现没有按照规定投放则会将垃圾送回。此外,日本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规则,避免了很多人图方便将所有垃圾混为一类同时进行投放。在垃圾箱边,还安装了监控,监督居民投放行为。
  第四,居民习惯良好。在投放垃圾之前,将垃圾袋口扎紧,所以即使存放多天也不会产生异味。
  由于源头分类质量高,政府监督严格,使用的垃圾处理机器先进,后端处理的难度大大小于我国,并且可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垃圾资源化。(作者 孙铁凡 编辑 朱宇心)